台積電在美6廠若完工恐使供應鏈外移 童子賢:少了新竹 美國廠仍難以運作

Tag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 (29) 日坦言,若台積電 (2330-TW) 在美國的 6 座廠皆完工後,供應鏈有外移可能,約是 7、8 年後的事情。對此,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則指出,台積電的研發及決策主軸仍在新竹,若少了新竹的支援,認為美國廠區難以運作。
童子賢表示,台積電的競爭力並非單靠技術秘笈,而是來自日積月累的工作文化、不斷改善的製程,以及所有從業人員的熱忱,認為這種競爭力不會因去美國設廠就會改變。
此外,童子賢提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經過三、四十年的累積,以新竹為中心,不斷擴展至中科與南科,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認為美國要重構這樣的供應鏈,就算美國花 10 年也做不到。
童子賢進一步說明,首先在設廠初期的 5 年、10 年,需從台灣將許多設備與資源運送過去,廠區才能開始運作。接下來則要面對人才問題,美國一流的大學畢業生,是否願意接受高強度、嚴格管理的工作文化也是一大挑戰,恐怕光是適應台積電的工作規範就有困難。
童子賢指出,過去台積電早在中國南京設廠,另外包括廣達 (2382-TW)、鴻海 (2317-TW) 以及和碩 (4938-TW) 本身,也早在中國設廠,但真正的關鍵技術與幹部核心皆在台灣,並無技術外流疑慮,認為台積電的核心主軸仍在新竹,因此若缺乏新竹的支援,美國廠區也難以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