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5國囤最多黃金!中國只排第3 最意外的是連「這國」也在買

在全球經濟動盪與監管趨嚴,高資產家族與企業如何確保財富穩健增值、合法合規?KPMG 安侯法律事務所於今 (29) 日舉辦《高資產客戶的必修課題》研討會,加拿大皇家銀行亞洲區財富管理於會中指出,去年購買黃金量最大的五個國家都是新興市場國家,中國排第三,連美國也在大量購買黃金,顯示黃金在避險地位的不可小覷,而美元可望持續走弱。
KPMG 安侯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兼所長卓家立指出,依過往經驗觀察,經濟環境越是動盪,越是高資產客戶進行規劃的良機。而財富規劃應從「傳承架構設計」與「稅務合規優化」兩大核心面向出發,特別是在涉外資產與多重身分情境下,更需及早啟動風險檢視與制度優化。
針對全球市場與總體經濟展望,加拿大皇家銀行執行董事郭聖傑與亞洲區財富管理高級投資策略師段乃榕指出,儘管高利率環境將抑制部分需求,但全球經濟可望避免全面性衰退。
段乃榕指出,通膨雖有所下降,但仍高於央行目標,預期貨幣政策將持續偏緊,提醒密切關注地緣政治變化對市場資本流動及情緒可能帶來的影響。在當前動盪的市場中,傳統安全資產的功能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變化,值得大家重新思考。
段乃榕提到,目前正處於幾十年來可能都未曾見過的市場極度動盪時期。在這個時期,大家更應該思考如何讓資產保值以及如何保護我們的資產組合。過去,在市場出現危機時,資金通常會湧入一些避險資產,例如美元或美國十年期公債。然而,在最近一次市場下跌期間,情況非常不同。
段乃榕說明,關稅海嘯顯示市場下跌時,美元指數同時下跌,而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卻上漲,也代表公債價格在往下跌的。這種不尋常的現象可能導因於兩個原因。首先,美元資產流動性較好,市場快速下跌時,大家可能有獲利了結的需求,因此選擇拋售美元和十年期公債。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大家開始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
段乃榕認為美元緩慢走弱是一個逐步的過程,且短期內市場上沒有其他投資選項能像美元一樣提供高品質和流動性,但這種不尋常的市場活動,可能加速了美元走弱的進程。
另一值得關注的標的是黃金,段乃榕表示,在動盪的市場狀況下,避險資產的角色非常重要。過去幾年,特別是俄烏衝突發生以來,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都在不斷購入黃金,希望讓外匯儲備更加多元化,黃金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去年購買黃金量最大的五個國家都是新興市場國家,其中波蘭和印度是購買量最大的,中國也排在第三位。有趣的是,除了發展中國家,美國也在大量購買黃金。
根據美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預測數字,經過黃金購買量調整後的第一季 GDP 預測數字較原始預測數字為高,這反映了美國在第一季購買了大量的黃金。猜測認為,這是因為一些國家希望將儲存在美國的黃金運回本國,而美國也需要運回黃金來應對這些提取需求。雖然央行大量購買推動了黃金價格上漲,但散戶投資者並沒有大幅跟進,這可能意味著散戶仍有進一步增持黃金的空間。
總結來說,來源認為目前的市場非常動盪,傳統上被視為安全資產的美元和美國十年期公債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表現,這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美元資產的安全性。同時,各國央行和散戶購買黃金,顯示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角色仍在發揮作用,甚至可能因不確定性而需求增加。因此,在當前環境下,重新檢視和調整資產組合,以及考慮更多元化的投資機會是值得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