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華為推AI晶片挑戰輝達?分析師:無須過度擔憂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圖:Shutterstock)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圖:Shutterstock)

《MarketWatch》周一 (28 日) 報導,據一名分析師說法,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據報即將測試一款新人工智慧 (AI) 晶片,以和輝達 (Nvidia)(NVDA-US) 競爭,但這間美國晶片製造巨頭應不必太過擔憂。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華為計劃與其他中國本土科技公司一起測試其 Ascend 910D 晶片,預計下個月將獲得首批樣品。這家自 2019 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中國公司,據報正試圖挑戰輝達的 H100 晶片,後者是目前訓練全球最強大 AI 模型所使用產品。根據美國出口限制,輝達無法向中國企業銷售 H100 晶片。

華為這款晶片的消息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但周一已對部分在美國上市的晶片股造成負面影響,包括輝達。周一收盤,輝達股價下跌約 2%,美光科技 (Micron Technology)(MU-US) 下跌 1.5%,台積電 (TSM-US) 下跌約 1%,超微半導體 (AMD-US) 下跌 0.26%。英特爾 (Intel)(INTC-US) 則逆勢上漲逾 2%。

然而,儘管華為新推出的 AI 晶片展現出快速創新的能力,但性能可能不如輝達產品,其吸引力很可能侷限於中國國內市場。

報導指出,Ascend 910D 採用了可提升效能的封裝技術,能整合更多矽晶圓,但與 H100 相比,耗電量更高、效率也較低。

Radio Free Mobile 研究機構創辦人 Richard Windsor 在周一的報告中指出,華為推出對抗輝達的晶片,「是受到西方與中國之間裂痕加深,以及中國擺脫對西方技術 (如 AI 晶片) 依賴的需求所驅動。」

這也並非 Ascend 系列的第一款產品。Ascend 910 於 2019 年推出,採用台積電的 7 奈米製程。接著在 2023 年推出的 Ascend 910B,使用中國中芯國際的 7 奈米製程。而 Ascend 910C 同樣由中芯國際以 7 奈米製程製造,但根據《華爾街日報》,一些工程師認為它仍無法與 H100 相比擬。據《路透》報導,910C 預計下個月開始出貨。

另一方面,輝達專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而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 H20 晶片,本月稍早也遭川普政府禁止銷售至中國。一些中國公司在禁令後,據報尋求訂購更多 Ascend 910C 晶片。

不過,中國 AI 新創 DeepSeek 曾展示其基於輝達次一級 H800 晶片訓練出的模型表現,與 OpenAI 與 Meta 不相上下,震撼市場。Windsor 表示,這證明「即使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也無法阻止其開發尖端模型,但會損害其經濟效率」。

Windsor 指出,輝達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是為了應對兆級參數 (trillion-parameter) 模型所設計,意味著沒有取得這些晶片的開發者,未來在模型變得更大時,將面臨更長的訓練時間與更高的訓練、推理成本。

他表示:「在開發軍政府用途模型時,成本不是主要考量,但在決定 AI 全球主導地位的民用市場上,成本就是一切。」

他也指出,華為的晶片製程可能仍會受限於 7 奈米水準,「因為從台積電與英特爾的經驗來看,這已達到多重曝光 (multipatterning) 技術生產的極限。」

儘管訓練與推理成本上升「不會影響中國國內 AI 發展的前景」,但 Windsor 強調,真正決定美國圍堵策略成敗的是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中國 AI 要在中國以外的市場贏得人心將面臨巨大劣勢,因為它將更昂貴,且通常會附帶額外條件。」

但 Windsor 也指出,輝達仍面臨另一項風險,即中國政府可能會強迫私營企業從輝達的 CUDA 運算平台轉向支持華為,這將影響輝達在中國的營收。

Windsor 表示,「結論是,我不認為華為會直接與輝達形成競爭,因此對輝達市占率大幅流失的擔憂,我認為是過度反應了。」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