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大膽預測:5年內機器人將超越人類最頂尖外科醫生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再出驚人預測,周一(28 日)他在社交平台 X 上表示,機器人將在幾年內超越優秀人類外科醫生,並在約 5 年內超越人類最頂尖外科醫生。
馬斯克是在回覆科技評論員 Mario Nawfal 宣傳機器人手術室的帖子時作出上述預測。他進一步解釋,稱旗下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在進行腦機接口電極植入時,必須借助機器人操作,原因是人類醫生難以達到需要的速度與精度。
他以 Neuralink 的 R1 機器人為例,該機器人能在大約 15 分鐘內將 64 根發絲般細電極絲插入大腦皮層,並以微米級精度避開血管。
Neuralink 於 2016 年創立,專注於腦機接口技術研發,核心產品 N1 晶片是一款可植入大腦的設備,致力於實現人腦與機器交互。
去年 Neuralink 首次通過機器人 R1 將硬幣大小的 N1 晶片成功植入人類大腦。目前 R1 機器人仍是 Neuralink 首批人體臨床試驗 PRIME 的關鍵部分,該試驗旨在評估一系列腦機接口設備在人體上的性能。
除了 Neuralink 在腦機接口植入方面成功實踐,諸多研究和試驗成果也為馬斯克上述預測提供支撐。例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智慧組織自主機器人,能夠以超高準確性縫合豬腸,精度可與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相媲美,甚至更勝一籌。
今年 1 月《外科內窺鏡》期刊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複雜肝臟手術中,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機器人手術的併發症更少。同行評議分析報告也指出,當前算法引導下的縫合和螺釘放置,在準確性與一致性上優於人類平均水準。
事實上,這並非馬斯克首次對機器人的未來進行預言。長期以來,他堅信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將深刻改變人類生活與社會發展。此前,他也曾提及機器人在其他領域將取得重大突破,如在重複性、規律性強的工作中,機器人將逐步取代人力。
不過,部分網友質疑馬斯克的觀點,認為外科手術不僅需要精準操作,更需要醫生具備臨機應變的決策能力、對患者的同理心等,機器人難以企及。
一位具有機器人輔助手術經驗的外科醫生表示,當下手術機器人本質上仍是由外科醫生通過控制台操作先進工具完成,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手術機器人。手術過程中,外科醫生操控機器人完成每一個動作,機器人是得力工具,但機器人無法完全取代外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