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AY 90天偏多操作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文.張興華
川普政府 4 月 2 日 (美國時間) 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以外 185 個國家課徵 10-50% 關稅,美股四大指數連兩天重挫,對台課徵 32% 對等關稅,亦重挫 4 月 7 日開盤的台股,以連三日下挫共計 3906.46 跌點,造成台股市場人心惶惶,政府亦提前啟動國安基金於 4 月 9 日進場護盤,但仍不敵市場信心潰散式殺盤,當日指數下跌 1068.19 點,成交量爆出 5666.07 億元,創歷史第六大。所幸,美股止跌,台股指數也呈現止穩現象,後續影響台股的重大關鍵便是晶片關稅與 20 類的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筆電的關稅稅率。
國安基金進場 穩定市場信心
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對台股已展現安定市場信心的作用,即便 4 月 14 日台股開盤受美針對智慧型手機、電腦、筆電及平板,以及半導體設備、積體電路晶片等 20 類產品,可獲關稅豁免的消息而呈現開高走勢,隨後盤中證實前述為假消息,導致指數反轉直下,但市場經歷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不定的震撼教育洗禮,加上有國安基金護盤做後盾,市場投資人心理恐慌性指數已經下降,台股加權指數下跌幅度也跟著縮小。
國內券商法人指出,台股屬於淺碟型市場,容易受外部因素影響,尤其是美股,畢竟台股扮演美國大型科技股的供應鏈角色,因此,不單是美股中大型科技股營收獲利及漲跌牽動台股,包括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地緣政治因素影響等經濟性或非經濟性因素等,都可能對台股造成波動,本次川普關稅 2.0 政策,早在其競選期間所提出的經濟訴求及關稅主張,就已經對台股造成影響。
人棄我取還是把握人道走廊
畢竟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出口占整體 GDP 比重達 6 成以上,主要的出口產品項目,又以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為主。因此,32% 對等關稅對台灣造成的衝擊層面相當廣泛,且台灣中小型企業占比更達 98%,美國對等關稅一旦施行,這些以輸美為主的中小型企業更是岌岌可危。
但美對台的 32% 對等關稅公布同時,仍給予 90 天的寬限緩衝期,面對超出原本預期關稅稅率的政府高層決策會議決定,不採行立即報復措施,並於 90 日的緩衝期內爭取與美進行關稅項目的協商。而台灣的經貿談判團也於 4 月 11 日與美方進行首次視訊會議,台、美雙邊已就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出口管制在內的其他多項經貿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32% 對等關稅的 90 天緩衝期,台股市場看法相當兩極化,一派的人認為在國安基金備好銀彈進場護盤,台股有支撐力道可以順勢搭便車搶短,另一派則是把 90 天緩衝期,當作是出脫持股變現的逃命通道。
券商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操作不必過度悲觀,畢竟在 90 天的緩衝期間,川普的關稅政策向來都是反覆不定,不到最後看不到最終的決定。目前政府已與美方進行初步洽談,後續還有下一輪的談判,且預估在 4 月底前談判結果就趨於明朗化。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理財周刊》128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