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關稅炮火失效!港媒:制裁讓陸晶片巨頭「免疫」早已築起兩大堡壘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美關稅炮火失效!港媒:制裁讓陸晶片巨頭「免疫」早已築起兩大堡壘 (圖:shutterstock)
美關稅炮火失效!港媒:制裁讓陸晶片巨頭「免疫」早已築起兩大堡壘 (圖:shutterstock)

雖然美國海關上周五 (11 日) 宣布筆電、手機與半導體等產品獲得對等關稅的豁免,但多家中國晶片設計公司早就明確表態不受美國新關稅政策影響,且可望在國產替代浪潮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香港《南華早報》上周四 (10 日) 報導,多家中國上市公司已通知投資人,貿易戰近期徵收的關稅與他們無關,主要是因為過去美國的制裁已經使得他們的產品不能向美國銷售。即便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擁有一批具備能力的企業,開發的產品在國外也具備競爭力,但由於近年來美國政府對這些實體實施的制裁,使得在中國以外很難找到華為、龍芯或江波龍的產品。

這些企業具有核心市場佈局國內及關鍵產品已受制裁限制出口,形成獨特「免疫屏障」的兩大共通性特徵。寒武紀 (688256-CN) 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指出,海外市場收入佔比在 2023 年和 2024 年均低於 1%,且自 2022 年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市場已實質退出其業務版圖。

龍芯科技 (688047-CN) 則強調其產品完全依賴國內供應鏈,從設計到製造均在國內完成閉環運作。

力合微 (688589-CN) 的財報也顯示,98% 營收來自政府採購及產業專網市場,這種「內循環」模式建構了天然的貿易壁壘。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的策略縱深佈局。江波龍 (301308-CN) 透過巴西子公司實現了關鍵原物料的在地化採購,該公司 3D NAND 快閃記憶體主要供應商雖來自全球頭部企業,但巴西工廠的產能調配有效緩衝了貿易摩擦衝擊。

邁森微電子的射頻晶片產品線則完全聚焦國內 5G 基地台建設需求。該公司技術總監說:「我們的客戶名單沒有一家美國電信運營商,關稅政策對我們而言更像是遠方的海浪。」這種精準的市場定位,使得企業在面對外部衝擊時能夠快速調整經營策略。

華為的因應策略則更具戰略定力。儘管未被列入此次關稅清單,但這家通訊巨頭已建構起橫跨中國、俄羅斯、伊朗的多元化市場體系。

知情人士透露,華為近期加速推進國產化替代進程,最新發布的昇騰 AI 晶片已在金融、政務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這種未雨綢繆的佈局,印證專家的斷言,即經過多輪制裁洗禮,中國科技企業已形成獨特的危機應對模式。

從產業層面觀察,這些企業的從容源自於持續的技術突圍。寒武紀第三代思元晶片的能源效率比較前代提升 40%,龍芯自主指令集架構的生態適配率突破 85%,力合微電力線載波通訊技術實現國際領先。

另據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近日揭露的報告,28 奈米以上成熟製程晶片的自給率已達 76%,較三年前提升 32 個百分點,這種技術突破與市場策略的綜效,正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

儘管短期內未受美國關稅衝擊,但產業分析師指出潛在風險。美國商務部正醞釀的「實體清單 2.0」可能擴大限制範圍,部分企業的海外併購計畫已受阻。

對此,多家企業在年報中已經提列風險準備金,寒武紀的研發投入佔比提升至 38%,龍芯科技則啟動「國產 EDA 工具鏈替代工程」。這種未雨綢繆的戰略佈局,為中國晶片產業的長遠發展築牢根基。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深入推進和新基建需求的爆發,本土晶片企業可望在國產替代浪潮中實現。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