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將激發央行黃金買氣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風險,預計各國央行今年將透過購買來維持黃金的驚人漲勢,以進一步實現儲備資產多元化,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為各國央行購買黃金的第一個催化劑。自此之後,各國央行每年購買黃金超過 1000 公噸,是前 10 年年均購買量的 2 倍。
現貨金價周四 (3 日) 創下每盎司 3167.57 美元的最新紀錄。自 2025 年初以來上漲 19%,自 2022 年底以來大幅上漲了 71%。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 (WGC) 估計,在川普贏得美國大選的 2024 年最後一季,央行購買量年增 54% 達到 333 噸。
美國銀行大宗商品策略師韋德默 (Michael Widmer) 表示:「新興市場央行目前持有的黃金資產約占其資產的 10%。但它們實際上應該持有 30% 的黃金資產。」
他表示,這將迫使各國央行增加 11000 噸黃金儲備。並補充說,未來幾年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將存在。
他說:「從央行的角度來看,不確定性意味著將美國國債納入投資組合的動力較小,而將美國國債真正去美元化的動力較大。」
美國國債及購買美國國債所需的美元先前曾與黃金爭奪避險地位。
川普的關稅政策和全球貿易戰、他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以及對數十年來與歐洲聯盟的漠視和質疑顛覆了世界秩序。
一位向央行出售黃金的消息人士表示:「那些持有黃金較少的央行會考慮增持黃金。」「今年各國央行的需求可能是幾十年來最高的。」
由於企業為保護利潤率而將關稅轉嫁給消費者,以及工人尋求更高工資,人們擔心通膨壓力不斷上升,這也提升了黃金作為價值和財富儲存手段的作用。
麥格理分析師在最近的報告中表示:「至今為止的黃金強勢以及對這種趨勢持續的預期,主要是因為投資人和官方機構更願意為黃金缺乏信貸或交易對手風險而付出代價。」
中央銀行是繼珠寶和投資領域之後黃金的第三大需求來源,占全球消費的 23%。它們通常對價格很敏感,價格下跌時買入,價格上漲時抑制購買。
分析師表示,對金價穩定上漲的預期意味著它們不太可能遲疑購買。
然而,由於川普威脅對那些積極去美元化的國家徵收關稅,各國央行可能選擇不揭露其購買情況。
向國際貨幣基金 (IMF) 報告的官方數據僅反映世界黃金協會對 2024 年央行黃金需求總量預測的 34%。
WGC 數據顯示,根據各國央行報告,1 月 2 月黃金儲備淨增加 44 噸,其中波蘭和中國是最大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