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限制企業向美國投資 貿易緊張局勢加劇

據彭博周三 (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已採取措施限制本國企業向美國投資,這一舉措可能使北京在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 (NDRC) 的幾個分支機構,最近已被指示暫停對有意向美國投資的企業進行註冊和審批。知情人士表示,這項決策是在過去幾周內做出的,他們要求不透露姓名以討論敏感議題。
雖然中國以前曾對一些海外投資設限,主要是基於國家安全和資本外流的擔憂,但這次措施凸顯了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日益升級的緊張局勢,尤其是在川普政府加大關稅壓力的背景下。根據最新的數據,2023 年中國對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 69 億美元。
目前並未顯示中國已經在美國或其他地區的投資承諾,或是其持有的美國公債等金融產品會受到影響。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尚不清楚為何國發改委會暫停處理這些投資申請,或這一暫停措施會持續多長時間。
截稿前,中國國發改委和商務部,這兩個負責外資企業投資初步審批的機構,未回應置評請求。此報導發布後,美股期貨跌至當日最低點,歐洲股市也繼續下滑。
根據計畫,川普將於周三公布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這些措施可能會涵蓋中國。川普 2 月發布的備忘錄要求關鍵政府委員會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能源及其他戰略性行業的投資。
此前,隨著中國企業的資本外流壓力加大,人民幣遭遇貶值,中國已開始加強對本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審查。今年早些時候,彭博曾報導,這些外流資本對中國貨幣政策構成挑戰。
儘管此次限制主要針對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但對於那些試圖將生產線轉移到海外,以避開貿易壁壘並應對日益升級的全球貿易對抗的企業來說,這一舉措無疑會增加不確定性。
例如,來自香港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00001-HK) 就顯示企業如何在貿易緊張中陷入困境。該公司上月同意以 190 億美元現金出售 43 個港口 (其中包括巴拿馬的兩個港口) 給由貝萊德主導的財團。然而,此交易引發中國的不滿,並要求國有企業暫停與李嘉誠家族有關的企業的任何新合作。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2023 年中國對美國的投資額下降 5.2%,儘管中國對其他國家的投資成長了 8.7%。截至 2023 年底,中國對美國的累積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僅為 2.8%。
在中國,計劃進行海外投資的企業需遵循一系列註冊和審批程序,通常涉及商務部、國發改委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