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難「卜」?法人:對等關稅對台影響有限 台股後市有4個觀察點

市場持續關注美國關稅相關議題,本周後半因清明長假休市,市場等待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出檯,加上正處於財報空窗期,投資難度提升。野村投信表示,目前對等關稅對台影響應有限,台灣輸美產品「資通訊產品」為零關稅。關稅未來若能有解,美國經濟基應無衰退疑慮,主要盤勢觀察重點包含 4 大面向:(1) 美股是否止跌 (2) 4/2 川普對等關稅的結果如何,對台灣又有何措施 (3)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中信金、富邦金等權值股是否止跌回穩 (4) 融資減肥速度。
野村投信全球整合投資方案部主管暨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 ETF (00980A-TW) 經理人游景德表示,近期 (3/31) 大盤急跌主因在於 4/2 對等關稅實施在即,以及清明節長假前賣壓出籠等兩大負面因素影響,對於前者,目前來看整體影響應有限,台灣主要輸美產品為「資通訊產品」,受 WTO《資訊科技協定》保護,台美雙方已實施零關稅,因此理應不受到對等關稅影響。
至於長假前賣壓,游景德認為不完全是壞事,融資維持率從 160% 急殺至 140%,已接近 2022 年最恐慌時期 (當時最低曾到 130%),大盤再大跌的風險應有限,從過往經驗來看,殺融資並爆大量代表底部應該就在不遠處,只盼 4/2 後關稅大刀不要再有太意外的發展,大跌後股市仍有機會迎來反彈。
游景德進一步表示,回顧川普關稅 1.0,其關稅目標產業通常符合兩大條件:1) 就業流失嚴重、2) 產能利用率低。由此推測,鋼鐵、鋁等產業被優先增加關稅,實屬合理,這些產業可直接帶動美國內需及就業;晶片關稅則更可能是談判籌碼,迫使外國企業增加在美國本土生產。
至於對等關稅對台灣影響有限,因為台灣主要輸美產品為「資通訊產品」,受 WTO《資訊科技協定》保護,雙方已實施零關稅,預期未來對等關稅影響有望低於預期。至於輝達恐在中國受阻其實非首例,過去拜登政府在 2022 年 10 月啟動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2023 年 10 月和 2025 年 1 月進一步修正和擴大管制範圍,輝達則陸續推出削減效能的中國特供版晶片,以因應該禁令。有鑑於全球對 AI 科技需求持續、尤其是先進高端科技產品的供不應求,企業料將與相關政府協商取得新共識,以期因應新規並回應客戶需求,中長期而言相關企業仍將回歸成長曲線上。
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分析指出,台股市場近期表現最主要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動向,因此在 4 月 2 日正式宣布關稅政策之前,市場情緒因消息面波動而起伏,當前投資配置不應只是恐慌式調整,而應回到投資人的資金規模與持有週期進行分層思考,不宜過度單押權值股或單一指數 / 產業。台股在當前環境下既有挑戰也有機遇,投資人應保持靈活心態,除了被動式 ETF 及共同基金之外,更可考慮全台首檔的主動式 ETF – 00980A ,除可分散個股風險,又能參與台股的投資機會,適合當前市場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