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周冠男、雷老闆、股市隱者…跟著投資高手這樣買股:他傻傻買20年報酬3倍、他一個大波段賺進150%

今周刊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撰文 ‧ 唐祖貽、林心怡、呂玨陞

投資別忘了充電。《今周刊》選出近期出版的三本投資好書,包括大學教授周冠男闡述 ETF 投資術,達人「雷老闆」、「股市隱者」分享自身於波段與價值投資的心法,以不同面向提供投資人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大學教授周冠男》

不迷高股息  買市值型 ETF 長抱就對了

《長期買進》是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新著,除了分享他對市值型 ETF 的長期投資心得與學理依據,同時也點出投資人的諸多迷思,是兼具理論、觀念與實用性的好書。

周冠男指出,從多項實證研究與全球股市一百多年的發展都可證明,股市長期趨勢向上,即使遇到經濟大恐慌、金融海嘯等重大股災,股市隨後仍能持續創高。依據這些實證研究,「買進市值型 ETF 並長期持有」,讓資產隨著股市成長而增值,就是他的投資金律。

從元大台灣 50(0050)在 2003 年 6 月掛牌起,周冠男就陸續分批買進,加上更早就持有的美股 SPY(追蹤標普五○○指數的 ETF),以及替代銀行活存的短天期債券 ETF,20 多年來總報酬率超過 300%。

周冠男表示,這句金律「知易行難」,買進容易,但選對商品並長期持有,其實遠比想像中困難。

領息再投入  資產才會成長 

他認為,投資的目的在追求總資產的成長,成長來源包括資本利得與股息收益,「其中,又以資本利得為主。」所以市值型 ETF 是最適合持有的商品;但近年來台灣的投資人卻對高股息 ETF 情有獨鍾,「因為『感覺』它可以帶來穩定配息,」但這些配息的錢還是來自於股票的價值,「左手換右手,總資產並不因配息而增加,或增加幅度其實不如市值型 ETF。」

在長期投資的過程中,領到的股息要再投入本金、繼續投資,才能享受複利帶來的增值效應,而這也是許多只求「穩定領息」投資者的另一問題,「拿到股息後,如果花掉、不再投資,資產就更難成長。」此外,台灣的稅負制度對領股息者也不利,尤其是高所得人士。

周冠男的建議是,高股息 ETF 不是不好,但不適用於所有人,「需要穩定現金流、且具稅負優勢的退休族,相對比較適合。」此外,最好選擇「不領股息、直接轉入本金再投資」的方式,強迫自己再投資。

至於近期因價格跌跌不休引發討論的債券型 ETF,周冠男認為,這是台灣投資人的另一個迷思,「在債市想追求資本利得、卻在股市想保守領息?這種想法對應到投資世界的原理,剛好顛倒。」對他來說,債券是防禦性的金融商品,用來規避景氣與股市下跌的風險,目的是「資產配置」。

至於資產配置的股債比重,周冠男認為,用年齡作為配置比重只是一種簡單的判別法,每個人情況不同,同樣是 60 歲,若還在工作、有收入,債券比重可以不用太高,「占總資產的 1、2 成就夠了。」但若已經退休,債券的比重才需要調高些。

存債券 ETF  勝過錢放銀行

「很多理財專家希望活存帳戶內保留 6 至 12 個月的備用現金,這在以前高利率時代或許是對的,但現在銀行利率低,又有了債券 ETF,你該有更好的選擇。」周冠男的作法是,將大部分銀行存款轉到波動較低的短天期(1 至 3 年)債券 ETF,「波動度低,又有比銀行更高的利息。」除了應急備用,當股災發生時,通常債券價格會上漲,這時不需要賣出股票部位,賣出債券 ETF 就可以了。

簡單的投資組合,帶給周冠男的報酬率看似不夠亮眼,但他專注在教學、研究的本業,不用浪費時間在研究個股、尋找買賣點,長期下來財富也能穩健成長,「專注本業、穩健理財,這是所有投資人、尤其是想累積資產的年輕朋友與小資族,都應該致力完成的人生目標。」

來源:《今周刊》 第 145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11 月地價稅開徵!收到繳稅單,別只傻傻繳錢... 你一定要先確認 1 細節「少繳 80%⭡稅金」

0056 股價 42➝37 元、00919 從 27➝23 元... 高股息 ETF 套牢悔不當初,早知道就存市值型?給存股新手 5 建議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