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罹癌警訊 投保一次給付型癌症險降低治療花費
台語歌后江蕙國慶開唱前突揭患癌、藝人方文琳也罹患食道癌,再次喚醒民眾對癌症的重視度。根據衛福部公布的 10 大死因顯示,癌症連續 42 年連蟬聯首位,死亡率前 3 名為肺癌、肝癌與大腸癌,由於罹病後需要一大筆治療費用,公勝財顧中區總監謝惠瑛提醒,透過一次給付型癌症險,除了能降低醫療支出壓力,亦能彌補罹癌後因病休養的暫時性收入缺口,宜早點規劃。
癌症一直是台灣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公勝保經鉅達事業部經理黃靖婷指出,雖然全民健保針對部分癌症用藥已提供給付,但並不全面且不一定足額,有的治療費用仍由患者或家屬自費,例如大腸癌第三代標靶藥物每 2 週施打一次、每月花費 15 萬元,健保只給付 8 次,也就是 4 個月後若癌指數未下降或癌細胞未被控制並轉移,繼續治療的花費就要由自己承擔。
為不讓癌症治療支出成為家庭幸福絆腳石,黃靖婷建議民眾應事先做好癌症險相關規劃,降低醫藥費缺口。過去民眾投保的癌症險大多以療程型癌症險為主,是依據癌症治療的療程,例如癌症的住院、手術、化放療等相關費用作定額理賠。
然而,住院期間衍生的高額自費標靶藥物,或是昂貴新式治療方式,如細胞免疫療法,、重粒子治療等,癌症患者亦面臨門診自費標靶藥物的經濟壓力、理賠的金額可能無法完全填補治療費用;因此她建議,民眾可以規劃一次給付型的癌症險,當保戶罹癌時,即提供一整筆的保險金給付,讓保戶可以依自身療程,因應需要的負擔,相對靈活彈性。
若民眾預算充裕,可以同步規劃療程型癌症險與一次型癌症險,及重大傷病險強化癌症漫長的治療保障。預算有限者,則考量以一次型癌症險為主,因為生病初期 1、2 年通常無法正常工作,收入中斷,加上另有營養補給品等額外開銷,建議可以家庭 2 年的生活費 (包含房貸、孩子學費等) 總金額作為一次保險金的給付金額,讓這 2 年的治療生活可以安心無虞。
至於療程型癌症險的投保,因癌症是不乖的細胞,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突變、移轉,也可能產生併發症,因此在選擇保單時,應注意保單條款是否包含癌症併發症理賠;此外,有些人在治療末期會選擇住進醫院的安寧病房進行緩和醫療,也要留意保單是否針對該項予以理賠。
一次給付型癌症險 | 療程型癌症險 |
當保戶罹癌時,給付一整筆的保險金,讓保戶能依自己的需求規劃需要的療程,相對有彈性。但給付後保單也跟著終止、失去效力。 | 依據癌症治療的療程來理賠 包含癌症的住院、手術、化放療等等癌症相關或衍生階段性療程進行定額理賠,但可能無法完全填補治療的花費。 |
資料來源:公勝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