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快都市更新腳步 上海與南京等15城獲中央首批財政支援
中國正持續推動都市更新,經過競爭性評審,近期包括石家莊、太原、瀋陽、上海、南京等在內 15 個城市獲得首批中央財政資金支援。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也表示,中國已經實施的都更計畫超過 6.6 萬個,完成投資 2.6 兆人民幣 (約 12 兆台幣),都更行動帶來的綜合性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中新社》報導,擁有 89 年歷史的廣州現存最老火力發電廠的主廠區改造項目在上週四 (8 日) 開工。經過更新改造後,這座佔地 14.9 萬平方公尺的老舊廠區,將成為集產業載體、科創共用、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多功能產業社區。
此外,在四川廣安,海綿城市建設解決了老城排水設施不完善、居民居住品質不高的問題,在河北石家莊的工業老廠房也化身別具特色的公園。
廣東現代城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羅學銘表示,城市更新不僅讓城市「二次生長」,更是對居民生活的全面升級。透過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大大豐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體驗。同時,城市更新還帶來了顯著的就業機會增加,這主要得益於吸引了更多的新企業和投資,從而進一步煥發新的經濟活力。
專家表示,儘管中國各地陸續推出都更政策,但我國尚未形成一部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作為都更的指引。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研究員馮奎說,原先累積起來的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制度,適用於大規模城市增長時期。 但對於以存量改造、提升為重點的城市更新來說,這套制度體系及其細節規定都有許多不足。
羅學銘則指出,當前都更實踐中面臨諸多挑戰,個別地區甚至缺乏一套標準化且可廣泛應用的操作流程。這種狀況不僅導致工作效率的顯著下降,還增加了項目實施的不確定性。
目前,中國多個城市在推動都更時已開始做出一系列改變,多地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近期更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名稱的變更反映出住建部門職能正從傳統的住房建設和管理,向更加註重城市空間的優化和更新轉變。
以此次集中更名的湖北省為例,該省城市更新工作指引提出,建議各地市政府明確城市更新主管部門,將城市更新納入政府有關部門名稱之中,工作任務更加明確,推進更加有序。
至於都更資金從何而來,目前已有官方支援。今年 4 月,財政部、住建部聯合印發通知,明確自今年起,中央財政創新方式方法,支援部分城市開展城市更新示範工作。
馮奎指出,都更核心目標是實現城市的高品質發展,包括永續性、環境友好性以及高效的城市治理體系等多方面的要求。實現這一目標不僅僅依賴財政投入,而是需要建立多元化和可持續的城市更新融資模式。因此,政府、企業和居民等各方面的主體都需要積極參與,同時開拓更多的資金來源和採用多樣化的資金組合利用方法。
羅學銘也說,除依賴地方財政收入作為基礎外,銀行貸款也為開發商和各類企業提供了關鍵的融資管道,幫助實現專案的順利推進。同時,引進社會資本可以吸引私人投資並促進公私合作。債券發行、都更基金以及公私合作夥伴關係模式等,都為都更提供靈活且高效的融資解決方案。
此前,研究機構曾預測,到 2029 年,都更投資規模將超過 9 兆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