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股市創高、超額儲蓄矛盾—壽險資金「回流」扮演關鍵角色
撰文:詹芳書
2024 年開年迄今,台北股市漲幅高達 33.8%,加權指數同時也創下歷年最高價位,達 24,416.67 點。然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預測,2024 年超額儲蓄率已上修至 15.46%,超額儲蓄高達 3.8 兆元,連續 5 年逾 3 兆元,創下歷史新高。當股市屢創新高時,投資者的信心和風險偏好往往也隨之增加,並將資金投入市場,追求更高的回報。然而,與此同時,超額儲蓄的現象也在不斷增長,顯示出另一部分人對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擔憂。民眾選擇持有更多現金或存款以備不時之需,避免潛在的市場波動。這兩種現象相互對立,反映了市場參與者不同的心態和策略。
四大關鍵 促台股強勢上漲
台股上漲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 4 點:
第一是科技股的強勢表現:科技股,尤其是如鴻海、聯發科、廣達和日月光等大型權值股的強勁表現,顯著推動了台股的上漲。這些公司在今年以來的漲幅都超過了 30%,部分甚至翻倍;第二是人工智慧熱潮: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對相關企業的需求增加,帶動了這些企業的業績和股價上漲。
第三是資金流入與市場信心:國際資金持續流入台股,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和投資熱情。此外,投資者對台灣科技產業的信心增強,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上漲;第四是市場預期與經濟前景:市場普遍看好下半年的台股表現,預期下半年可能會經歷一段修正後再度上漲,這種預期推動了投資者在上半年積極布局。
超額儲蓄四大原因
相同地,超額儲蓄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 4 點:
第一是低利率環境:台幣長期處於低利率水準,低利率水準未能反映出資金的合理成本,並且造成利差擴大和資金外流的現象。台幣計價的投資標的缺乏吸引力,因而選擇將資金存於銀行,導致大量資金被儲蓄起來,形成超額儲蓄。
第二是疫情影響: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家庭和企業收入減少,導致民眾選擇節衣縮食,謹慎消費。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大幅下降,企業的投資意願也同步下滑。民眾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傾向於儲蓄更多資金以備不時之需,進一步加劇了超額儲蓄現象。
第三是通貨膨脹與各國央行升息:全球面臨通貨膨脹升溫的壓力,為了控制通膨,各國央行開始升息。升息使借貸成本上升,投資者和企業在無合適投資標的下,更傾向於將資金存入銀行,以獲取更高的存款利息回報。通膨也導致實質薪資負成長,民眾的購買力下降,對消費更加保守。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壓力,對於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也採取保守態度,減少擴張和投資。
第四是高順差與資本外流:台灣經常帳順差持續處於高位,反映出外貿順差過高,增加了新台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不利於出口業者的競爭力。與此同時,金融帳連續淨流出,顯示出大量資金流向海外投資,國內資金外流現象明顯。國人對海外股、債和基金等投資高度依賴,特別是壽險公司的龐大資金。由於國內缺乏優質、高報酬的投資標的,資金大量流向海外。截至去年底,壽險海外投資已突破 21 兆元大關,海外投資占壽險資金部位已達 7 成,進一步加劇了國內超額儲蓄的情況。
引導資金流向高品質投資案源
要解開矛與盾的衝突,壽險資金回流將扮演關鍵角色。隨著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目標確立,壽險資金扮演投資台灣火車頭的角色,對台灣的長期發展將帶來深遠的影響。壽險業憑藉其龐大的資金池和穩定的現金流,具備了引導資金流向高品質投資案源的能力,對於化解台灣長期以來存在的超額儲蓄問題,尤為重要。
首先,壽險資金的回流將極大提升國內投資標的質量。壽險公司可以透過金融創新投資,投入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如綠色金融產品和創新企業債券,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國內市場。基礎建設勢必是一個關鍵領域,壽險資金可以支持智慧城市及綠色能源等投資案的發展,不僅能提供穩定的回報,還能促進台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政策激勵和監理政策鬆綁將為壽險資金回流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政府可以透過保證收益及投資風險資本計提在地化等措施,降低壽險公司的投資風險。同時,適度放寬壽險資金在國內投資的限制,提高在高潛力產業的投資比例上限,並加速和簡化投資審批流程,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壽險資金投入國內市場。再者,提升投資環境是壽險資金回流的重要保障。加強法規建設,確保投資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將增強投資者信心。加速開放市場吸引國外資本進入,提升市場的活躍度和競爭力,將有助於創造一個更具吸引力和穩定的投資環境,促使更多壽險資金願意回流投資。
立即可以加速推動的項目,建議可發展 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市場,為壽險公司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推動台幣計價私募基金市場的發展,提供更多台幣計價的投資標的,以吸引壽險資金回流國內。(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專任教授兼教務長)
來源:《台灣銀行家》17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