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石化業擴張迅速致供應過剩 南韓等亞洲對手關廠求生 甚至考慮退出
中國迅速擴張的石化產業,正讓其他亞洲競爭對手日子越來越難過,尤其是過去將中國作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南韓石化業者。作為亞洲最大經濟體的中國,曾是南韓石化業龍頭 LG Chem 跟樂天化學等南韓業者的主要市場,但過去幾年中國石化工廠建設熱潮造成供應過剩,導致這些南韓化學產品出口商現在被迫縮減業務規模。
中國增加石化產品生產設施,導致過去三年全球供應過剩約 1,300 萬噸,全球產量在 2021 年至 2023 年多達 2320 萬噸,但需求成長僅 1021 萬噸。
一位不願具名的 LG Chem 發言人表示,由於長期供應過剩,該公司上月關閉旗下位於麗水的一個苯乙烯單體工廠,樂天化學日前也在提交給證交所的文件中表示,正為旗下馬來西亞子公司尋找戰略選擇,南韓媒體《韓國商業》上月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樂天化學正考慮出售馬來西亞子公司 LC Titan,正尋找國內外石化公司及大型私募股權基金等潛在買家。
這些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在於,中國石化產業的投資在 2020 年開始真正起飛且根據國際能源署 (IEA) 數據,這一趨勢仍有增無減,中國今年將佔全球新增產能的近四分之三。
南韓興國證券公司分析師 Chang hyun-koo 說,中國以外的亞洲石化業者已無法再競爭,石化業在南韓正成為夕陽產業,南韓業者很難找到替代中國的出口市場,中國市場在 2019 年佔南韓石化產品出口的 49%,但去年降至 36%,而且可能會繼續下降。
南韓石化業者也在擔心伊朗跟以色列緊張局勢導致油價上漲,加上中國供應過剩問題,目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石化產品市場很難在最終售價上反映出成本的增加,恐怕連帶導致獲利能力持續惡化。
IEA 表示,中國快速擴張正重塑全球石油消費格局,使其轉向亞洲,尤其是中國,鞏固了中國作為主要原油進口國的主導地位,標普全球商品洞察資深分析師 Eshwar Yennigalla 表示,從 2019 年到 2023 年,中國新建或擴建 25 座乙烯裂解裝置,南韓同期僅新增三個裂解廠。
除被迫關閉部分業務外,包括 LG Chem 跟韓華解決方案公司在內的南韓石化業者正轉向太陽能和電池生產,中國的榮盛石化和恒立石化主要石油生產商為部分受益者。
摩根大通亞洲能源和化學品研究主管 Parsley Ong 表示,不少南韓業者一直在考慮退出石化業務,或尋求與中東原物料生產商合作,該產業今年可能會出現更多重組和整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