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週多空訊息一次湧現,資金行情實則收緊!?
本週的重要大事就是國際央行週,原先的擔憂在 BOJ、FOMC 後,若以金融市場價格的普遍反應,皆為利空緩解出盡,甚至還創下新高,然而資金的趨勢實則無太大改變,仍有潛在縮緊隱憂,以下依照時序來一一分析。
日本央行的重要性
以時間論,1990 年代起,極低利率的日本利率,就興起了借日圓匯出投資,挹注大量槓桿效果。而金額與流向呢?以下圖表,呈現出日圓資金匯出持有的狀況
70 兆日圓的美債,無庸置疑是最大金額的項目,而日本蟬聯 33 年全球最大債權國(就是 1990 年代日圓套利興起後再無改變),日本升息,而且主要國家在等著降息,因此可能引發加速去槓桿化,日本近幾年減持美債,去年 11 月來出現增持反彈,這都顯現著日圓動向對債券需求的影響力,美債利率是金融資產的重要定價錨點。
而不只是美國,若以曝險部位的比例,澳洲、紐西蘭、盧森堡、荷蘭等都是高度影響,當國貨幣隨之動盪的幾個關鍵市場。
3/19 日本央行解除負利率,YCC 雖取消但保留國債購買彈性
日本央行本次協議眾所矚目,日經等新聞社事前爆料,協助測試市場風向,不意外的本次調升利率解除負利率,但是 YCC 政策的取消,實際上有跟沒有是一樣的,因為解放日本公債利率的上限,但是公告其他債券減少購買,唯獨日本公債購買並沒有減少,記者會時又提到會視匯率、利率狀況,公債購買量有彈性調整空間,實際上仍有間接控制利率上限的意味。
→債券購買的言論,認為是 BOJ 本次會議最大的意外,屬於資金緊張的擔憂舒緩。日幣事後貶值,再破波段新高。
3/20 FOMC,基本上沒有提供任何新資訊,態度仍然是等待數據轉好就會降息
FOMC 這次利率不動早成定局,關鍵是點陣圖,擔憂今年降息預期 3 碼變 2 碼,事後點陣圖來看,仍然是 3 碼,因此國際股債市再度噴出,不過實際上有調高利率預期的趨勢 (降息 3 碼多了 1 人,>3 碼的委員也大幅減少),只是還沒到達 3→2 的臨界點而已。因此與去年底就提出的論點一致,通膨在 2024 是 3%~4% 波動,中國開始寬鬆貨幣不再大量輸出通縮,那美國的消極作為 / 拜登的撒幣,遞延至 2024 更難有進一步通膨降溫發展。
→FED 也想降息,但是等不到好的通膨數據,本次的資金行情看似利多,但會認為更傾向短線反應,因為是緊盯著關鍵指標 - 點陣圖,一翻兩瞪眼的事件交易,立即性的數據變化沒有發生,擔憂緩解。但實際上降息要等到 6 月,3 月底公布 PCE(基本已知不好)、4 月初 CPI、PPI 仍然受到服務類與油價的推升。就趨勢來看,如果還是等待數據轉好,才會降息,目前的研判就是 4 月都還看不到數據會變好,甚至是更差,因此資金行情有潛在收緊的跡象 (2024 降息碼數變少)
BOJ、FED 兩大主角試圖維護信心,瑞士、台灣央行補刀回歸現實
而事情來得很快,3/21 歐元製造業 PMI 劣於預期、瑞士央行率先降息,立即對美元指數衝擊,再度走高,完全吃掉了 FOMC 的下跌黑K,美股創高後迅速地見到賣壓與震盪,台股連動的國際資金行情,短線利多迅速反應完畢,加上台灣央行意外升息,主要是針對電價調漲進行預防動作與警示,創高後震盪仍頻,並非連續能創高的噴出式行情!
(撰文者:永誠資產管理處分析師 范振峰)
↓精彩影片
【概念股開啟新多頭?美光發動,影響了...#2408 南亞科 #8299 群聯 #2236 百達 - KY。】
填寫永誠資產管理處表單
【索取試算表】進擊台股 ETF 快速解讀熱門 ETF 持股
https://www.surveycake.com/s/KneRD
60 秒測試你的理財天賦有幾分?
https://quiz.big-econ.com/index.php?&QID=6
「永誠資產管理處」是全台合法擁有金管字號的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中「唯一首創資產管理的部門」,20 年深耕專營台灣各大科技園區,以認真、誠信思維提供客戶服務,讓努力累積財富的你,也可貼身感受理財管家的 VIP 價值。
沒有代理金融商品,不以商品銷售出發,減少你的財務漏洞!從資產配置出發,透過「專案客製化」、「服務精緻化」、「獲利系統化」,你不需犧牲時間體力,就能感受到資產提升!
「卓越投資研究團隊」加「頂尖財務顧問團隊」共同與客戶締造里程碑
▪立即加入 https://line.me/R/ti/p/%40asset88598
▪進一步了解資產管理處 https://www.ycam.com.tw/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yongchengasset
▪觀看更多精彩影片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XhFwgxQL_LBuhK43YEqWmQ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yongchengasset
本公司所分析個別有價證券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