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晶片追求光追技術的背後:銷售寒冬與技術瓶頸
無論是聯發科 (2454-TW) 或高通 (QCOM-US),都將今年手機晶片的重點,放在了「移動光追」身上。這雖然有望拉動手遊玩家的一波換機潮,但業界認為,這可能更凸顯晶片發展的瓶頸,以及手機銷售的寒冬。
摩爾定律陷入瓶頸期
手機晶片發展當前最明顯的限制,莫過於摩爾定律陷入瓶頸期。
人們所稱的「摩爾定律」,意即在價格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 18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 1 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 18 個月翻兩倍以上。
在 1986 年到 2003 年之間,半導體行業一直遵循著摩爾定律發展,晶片也愈做愈小,單位面積的電晶體數量增多,功耗更低,價格也愈加便宜。
但現在,半導體制程工藝逼近極限,自從晶片進入 5nm 時代,相比於此前 40nm 到 28nm、28nm 到 14nm 而言,現在晶片每縮小 1nm,都是一個巨大的突破,電晶體的數量提升也越來越難,投入也越來越大,摩爾定律也開始放緩甚至進入瓶頸期。
於是,到了今年,拋開每年必談的架構、性能資料之外,無論是聯發科的天璣 9200 或高通驍龍 8 gen2 兩款晶片最大的亮點,都聚焦在了 AI 能力和移動光追技術上。
天璣 9200 的 AI 能力主要體現在影像處理、AI 拍攝上等影響功能上。驍龍 8 gen2 則借助感測器的始終感知能力,從喚醒手機到拍照、語音等各個場景都深化了 AI 能力。據報導,驍龍 8 gen2 採用全新的高通 AI 引擎,性能提升至 4.35 倍,能效提升 60%。
手機晶片追求「光追」技術
不過,更明顯的變化,被放在了光追技術。「光追」技術,它英文名字為 Ray Tracing,這是被應用在圖形渲染中,用來確定不同元素可見或不可見的一種渲染方法。
簡單來說,光追運用在遊戲裡面其實就是將物理世界的光影效果搬到遊戲介面中,給玩家帶來沉浸式的視覺體驗。
在移動光追技術上,兩者在具體技術路徑方面各有不同,天璣 9200 是基於 ARM Immortalis-G715 實現的硬體級移動光追,而驍龍 8 Gen 2 則是通過在新一代 Adreno GPU 上加入自研的光追單元實現。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就像是光追消耗顯卡性能一樣,移動光追在手機上同樣會消耗晶片性能,開啟遊戲後的運行幀數下降,同樣是在消耗遊戲體驗。「這就是在做選擇題,主要看遊戲玩家選擇幀數還是畫質。」業內人士說道。
新走向仍待消費者決定
聯發科和高通同一時間段重推光追技術,這背後一個顯而易見的是事實是,手機晶片未來競爭重點正在從紙面參數 PK,轉移到更側重實際用戶體驗。
這與目前手機市場低迷有關。
手機市場持續低迷,已經有兩年時間。近兩年,消費者對手機新機的關注度和消費力度在持續下滑。
據協力廠商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預測,智慧手機市場的管道庫存已上升至 8-10 周,庫存調整還將持續兩季。接下來的 2023 年上半年,疲軟將仍然是市場的主基調。
業內人士指出,「天璣 9200 和驍龍 8 gen2 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半年手機市場的走向,至於市場能否逆風翻盤,這背後的因素包括大環境、疫情等,最終的話語權還是交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