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詐騙猖獗 證交所歸納三類話術教拆地雷
投資詐騙訊息猖獗,犯罪手法不斷推陳出新,證交所歸納常見的詐騙話術,包括「建立信任型」、「利益誘惑型」與「給予壓力型」等三種類型,呼籲投資人謹慎判斷,避免受騙上當。
首先是「建立信任型」,通常詐騙集團會先和被害人套關係,以此得受害人的信任,常見手法包括:透過社群媒體成為朋友或是男女朋友、假冒政府或知名機構人員、或是利用釣魚簡訊,誘導民眾點擊連結至假冒的證券商頁面登入帳號密碼、也有可能竊取受害人朋友的帳號,邀請被害人加入群組。
第二種是「利益誘惑型」,常見話術不外乎,高獲利低風險、精準內線、保證獲利或是名師優質投資等具吸引力的標題或話語,誘導民眾加入投資討論群組,再以投資海內外飆股、未上市公司股票、虛擬貨幣等方式,騙取投資人金錢。
另一種則是透過所謂的投資理財說明會,利用人性的弱點,以高收益為名,誘騙投資人購買海外金融商品等。
第三種則是「給予壓力型」,通常騙徒會透過各種名目,例如交友、家人受傷、司法案件等,或是假冒政府機關、金融機構、知名業者等,以壓迫式的話術,常見理由包括:帳戶遭盜用或凍結、涉及不法案件等,製造受害人恐慌的情境。
證交所表示,近期金融詐騙管道多元,騙徒常透過電話、簡訊、通訊軟體、社群媒體、網頁廣告、非法網路平台等各種途徑,冒充他人或大膽直接採用實名,聯絡受害人,再以特殊話術與受害人建立關係之後,藉機騙取金錢或個資。
進一步分析詐騙手法,騙徒最常冒充名人、金融(證券)機構人員、政府機構人員、網購賣家、公益團體人員、知名資產管理公司、旅館人員、台電客服人員等身分,讓受害人卸下心防;或是採用實名,但實際上卻是非法金融業者、別有居心的網紅、Youtuber 等。
證交所提醒,再花俏的詐騙話語,萬流歸宗不出前述三種態樣,投資人只要冷靜檢視是否遭遇前述三種詐騙型態之一,再見招拆招,就能避免一時不察而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