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ELMS上市僅1年聲請破產 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恐難再輕鬆圈錢

鉅亨網新聞中心

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ELMS-US) 近日聲請破產保護,成為第一家以 SPAC 方式上市後,聲請破產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距離公司上市僅僅 1 年時間,也為新能源車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據報導,這家公司上周依據破產法第七章向法院聲請破產清算,列出高達 1 億美元的資產和負債。

完成上市後,ELMS 巔峰市值到 14 億美元。那一年,特斯拉的股價暴漲 730%,投資者對電動初創企業的熱情空前高漲。然而,上市即顛峰,ELMS 的狀況急轉直下,在今年 5 月份,公司宣布現金即將耗盡,更讓股價重創,跌至 1 美元以下。

早在 2 月份,共同創辦人 James Taylor 和羅冠宏 (Jason Lu) 辭職,此前 Electric Last Mile 指控他們在該公司於 2020 年 12 月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併之前不正當購買股票,幾乎就已讓這家公司再無翻身之路。

其他初創公司也危機重重

ELMS 的隕落並非個例,即使是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SLA-US),今年也已被迫裁員 10%。馬斯克最近還公開提醒,Lucid(LCID-US) 和 Rivian(RIVN-US) 這兩家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有走向破產的趨勢。

ELMS 創辦人羅冠宏出生於重慶,曾任職福特中國 CEO,但僅上任 5 個月就因「個人因素」辭職,此後利用在本國資本圈的資源,最終幫助 ELMS 快速上市,當時他們連一輛車都還未生產。

為了快速取得銷售業績,他們選擇從中國直接進口一輛未裝配的麵包車,在印第安納工廠進行組裝,然後在美國市場銷售,完全符合美國標準和法律法規。

此後,在任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造車模式,利用電動車的熱潮吸引投資資金。上市後,由於供應鏈方面的限制,ELMS 在 2021 年 11 月下調電動廂式貨車的產能目標,預計在 2021 年生產 300-500 輛,遠低於此前預期的 1000 輛。即便如此,ELMS 依舊未能完成這一計畫。

一位美國投資人曾表示,「你可以吸引大量資本,但最終必須生產汽車、貨車或卡車,這很難做,成本也很高。」這也使得他們最終失敗。

除了 ELMS 之外,諸如 FF、Lucid、Lordstown Motors 等車企,同樣面臨著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交付數據慘淡的狀況,也成為下一個潛在破產的新能源車初創公司候選目標。

加權指數
  • 618
  • 227
  • 62

21,108.00

+192.96++0.92%

櫃買指數
  • 479
  • 209
  • 70

226.21

+2.66++1.19%

電子指數
  • 317
  • 61
  • 16

1,147.68

+12.09++1.06%

金融指數
  • 19
  • 19
  • 10

2,024.72

+9.27++0.46%

非金電指
  • 315
  • 175
  • 40

13,778.45

+93.84++0.69%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