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科技助攻台灣迎向零碳未來
撰文/鄒明珆
政府日前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宣示以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以及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策略,讓臺灣在 2050 淨零碳排與國際接軌。呼應世界趨勢與國家政策,工研院日前舉辦「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提出企業減碳策略與 40 餘項減碳科技,提供企業一站購足的關鍵解方。
溫室氣體造成氣候變遷,為阻止極端氣候帶來的系統性災難,「淨零碳排」成為當前全球關注議題,也是臺灣邁向永續發展的必經之路。現已有超過 136 個國家宣示或規畫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知名國際大廠也訂出供應鏈達成淨零的時限,淨零碳排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經濟、社會全面性的挑戰。
「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於 3 月底公布,金管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也要求,自 2023 年起,資本額超過 100 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及 45 家鋼鐵水泥業者,必須在年報上揭露碳盤查結果,並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 2027 年報完成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企業淨零轉型列車已經開動。
為協助產業淨零轉型,掌握下世代競爭力商機,工研院舉辦 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邀請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歐洲經貿辦事處資深專家暨經貿組組長雍青龍、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及超過 30 位企業領袖與專家共同參與。從「碳管理平台」、「服務團」、「人才」、「技術」四大面向提出減碳策略,探討投入綠能發展與減碳轉型的機會與挑戰,透過經驗分享與交流,助攻產業從低碳邁向無碳,厚植產業淨零減碳實力。
現場展出的 40 多項減碳技術,涵蓋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四大層面,包括:可應用在半導體產業的「餘氫發電與純化」、減少伺服器逾 4 成耗電量的「沉浸式冷卻技術」、提升海運 6 倍調度效率的「智慧排程」、讓碳循環的「二氧化碳捕獲再利用」等創新科技。王美花在參觀特展時,高度肯定工研院提供淨零解方,幫助產業淨零轉型,期許工研院持續以創新科技帶動產業及國家永續發展,打造零碳綠色家園。
從技術到服務 厚植臺灣產業減碳實力
「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WEF)最近發布的《2022 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氣候行動失敗』已成為全球首要風險,」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淨零碳排是全球共識,歐盟的碳邊境稅最快 2023 年試行,而臺灣出口占 GDP 超過 5 成,「出口與製造的碳排放絕對是重點。」
工研院運用跨領域的創新研究和科技研發,從碳管理平台、服務團、人才、技術等四大面向,提供企業一站購足的關鍵解方。「永續碳管理平台」是全臺產業碳足跡資料最豐富的資料庫,橫跨超過 20 種產業,累積超過 1 萬筆資料,可協助企業盤查碳排量,跨出執行淨零的第一步;「淨零碳排服務團」從企業教育、碳排健檢、淨零輔導到新技術導入及新商模建立,以全方位一站式客製化方式,協助企業提升減碳競爭力;同時建置「臺灣淨零創新產業地圖」,提供最新的淨零情資,並將成立「淨零永續學校」,擬定淨零學習地圖,培養綠領人才。
全方位技術布局 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科技研發在我國的「2050 淨零排放路徑」中扮演重要關鍵,創新的減碳科技,可以讓產業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工研院作為推動淨零碳排的平台,以技術、科學的思維,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等四大面向,以創新科技與服務提出淨零碳排解方,並建立優質綠能組成專利池,提供國內廠商「淨零碳排」專利 Total Solution 及多元化服務,如同減碳的豪華艦隊般回應產業淨零減碳所需的技術與服務。工研院協助產業以減碳科技加速產業淨零轉型步伐,讓淨零減碳行動勢在必行。
劉文雄指出,依照國際能源署(IEA)建議,從現在起到 2030 年,淨零碳排側重於現有技術的快速布建,像是再生能源、運具電氣化、碳捕捉利用與儲存(CCUS)擴充,提升能源效率、建築節能、製造業節能與農業資材回收等,在這次展覽中都可以看到。
「2030 年至 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需要創新技術,如氫能、儲能、CCUS 大規模布建及低碳材料等,」劉文雄指出,目前工研院與半導體、石化產業合作,將製程餘氫回收發電;同時布局高安全釩液流電池的前瞻技術,以綠能結合儲能,讓太陽下山後還有綠能可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則致力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如再製為高價工業原料,盼透過全方位布局,助產業在 2050 邁向淨零碳排的目標。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62 期 2022 年 5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