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觀察〉地緣政治盤根錯節 台積電處衝突前線成最大課題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

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加上半導體晶片保護主義抬頭,不斷牽動半導體供應鏈的敏感神經,如創辦人張忠謀所言,台積電 (2330-TW) (TSM-US) 已成為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面對詭譎多變的政經局勢,台積電首對外招募具政經資料分析技術人才,顯見在衝刺先進製程技術發展的同時,地緣政治也成為台積電不得不深入面對的一場課題。

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快速升溫,張忠謀曾在 2019 年的運動會上說過,台積電將成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

隔年、也就是 2020 年,台積電就捲入美國對中國的晶片貿易制裁,美方對華為祭出貿易限制,斬斷海思的晶片供應鏈,當時華為仍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但從 2020 年 9 月 14 日起,台積電便無法再出貨給華為海思,被迫調整產能配置。

另一方面,雖然張忠謀曾多次點出台灣在晶圓製造上的優勢,更甚美國,但台積電還是拍板赴美設廠,雖強調赴當地建廠須符合規模經濟、成本划算,及人工與供應鏈完備等要素,但背後主要因素仍在於複雜的地緣政治角力考量。

近一年來,在半導體晶片自主化聲浪高漲下,包括日本、德國等地,相繼祭出各項補貼政策,盼複製美國廠模式,力邀台積電赴當地設廠;去年 11 月,台積電日本新廠計畫總算塵埃落定,但為降低當地設廠營運成本與拉升學習曲線,罕見與其他企業合資設廠,也成為董事長劉德音口中的「特殊案例」。

對於德國設廠,台積電雖與德國政府展開初步討論,但還在非常早期評估階段,而國內矽晶圓大廠環球晶 (6488-TW) 收購德國同業世創告吹,也引發連鎖效應;市場認為,環球晶此次併購失利,是晶片保護主義抬頭的結果,但也顯現地緣政治因素仍是商業決策上,無法預期的一大變數,成為台積電必須正視、深入研究與分析的潛在風險。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