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觀察〉簽長約、併購案頻傳 碳化矽產業鏈產能爭奪號角響起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

隨著電動車、5G 等應用起飛,對化合物半導體需求升溫,許多半導體廠相繼投入佈局,今年下半年以來,頻頻傳出碳化矽 (SiC) 相關併購案,也有許多業者擴大投資產能、或以簽長約方式確保上游材料穩定供應,碳化矽產業鏈的產能爭奪號角已然響起。

IDM 大廠安森美 (onsemi)(ON-US) 8 月底宣布將以 4.15 億美元,收購美國碳化矽 (SiC) 生產商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以確保碳化矽原料穩定供應,滿足客戶需求;而矽晶圓大廠環球晶 (6488-TW) 也早於 2019 年 8 月,就與 GTAT 簽訂碳化矽晶球長約,確保取得長期穩定的碳化矽晶球供應。

目前碳化矽元件量產最大困難,除成本高昂,上游原料取得不易外,碳化矽晶圓長晶製程難度高是主要挑戰,也因此,半導體廠除針對上游碳化矽晶球供給簽長約,鞏固料源,也有些廠商與碳化矽晶圓供應商簽長約,盼能取得穩定晶圓供應。

昭和電工掌握碳化矽晶圓產能,各大 IDM 廠今年以來爭相與其簽長約,5 月與英飛凌簽 2 年合約,供應磊晶、基板在內的各種碳化矽材料,8 月再與羅姆半導體簽碳化矽晶圓長約,9 月與東芝 D&S 簽長達 2 年半的碳化矽磊晶圓長約。

為因應 IDM 客戶的強勁需求,昭和電工 8 月也宣布將啟動增資募集銀彈,要投入 700 億日圓,擴產碳化矽晶圓、研磨液等半導體材料產能。

韓國 SK 集團也積極投入碳化矽領域,9 月下旬計畫投資 7000 億韓元擴產碳化矽晶圓,目標 2025 年年產能由目前的 3 萬片,大幅擴增至 60 萬片,進一步使市占率由 5% 提升至 26%。

鴻海 (2317-TW) 日前也透過買下旺宏 (2337-TW)6 吋廠,宣示進軍 SiC 市場的決心,目前集團規劃 2024 年 SiC 相關月產能可達 1.5 萬片。

鉅亨贏指標

鉅亨贏指標是鉅亨網APP的訂閱服務,提供78種選股策略,幫助投資人決策個股短線多空操作。

了解更多
加權指數
  • 641
  • 204
  • 62

21,782.87

+452.73++2.12%

櫃買指數
  • 506
  • 188
  • 64

231.47

+3.29++1.44%

電子指數
  • 325
  • 54
  • 15

1,192.99

+30.68++2.64%

金融指數
  • 28
  • 7
  • 13

2,056.19

+18.76++0.92%

非金電指
  • 328
  • 157
  • 45

13,980.49

+132.8++0.96%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