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疫情打亂企業經營模式 今年國際鉅額交易併購案幾近停擺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企業併購交易,根據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調查,去年上半年交易規模超過 100 億美元的鉅額交易熱絡,但到了下半年轉趨保守,今年 4 月起受疫情衝擊,全球併購交易大幅萎縮,鉅額交易 5 月起幾近停擺。

安永今 (25) 日發表 2020 國際投資併購白皮書,報告內容指出,自 2019 年起全球併購交易由於監管嚴格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可能造成交易時程延長,去年超過 10 億美元併購案件中,超過半數 (52%) 的企業併購動機來自於產品創新及技術擴張需求促使企業尋求併購,而受上下游整併及產品線擴張驅動之跨業整併仍為趨勢,此類型的併購金額占 2019 年度併購金額 40%。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指出,受到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影響,台灣 2019 年併購活動放緩,總交易金額共 75 億美元,去年台灣的海外併購活動成為主要動能,交易金額約 46 億美元再創新高,海外併購強勁的主因為台廠積極向外整併以增加國際競爭力,其中北美金額最高近 30 億美元,與台灣經貿關係緊密的日韓件數最多。

何淑芬說,去年外資來台併購動作暫緩,主因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全球併購活動降溫,併購總額 10.5 億美元,北美及日韓為來台併購的前兩大地區,各占外資來台併購交易件數約 38%,以科技業為重點投資產業。

相較之下,國內的整併交易活動熱絡,原因在於各廠積極搶占 5G、物聯網、車用電子等版圖或透過私有化轉型升級。由台灣投資併購趨勢,看見台美、台日合作日趨緊密,以藉此在國際競爭環境下聯手強化核心競爭力。

何淑芬認為,迎接後疫情時代,企業也將因應情勢重新思考投資策略布局,由於中國成本優勢降低,中美貿易戰及新冠病毒疫情催化供應鏈重新布局,使得 2019 年台灣對中國投資下滑,轉而加速至新南向國家布局,另外有部分的台商選擇回台投資。

何淑芬建議,台灣企業在考量遷出中國時,應考量潛在挑戰,包括與供應商重新建立合作關係、開發中國家基礎建設較落後、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語言文化隔閡、遷移費時及成本高。
 
 

加權指數
  • 564
  • 267
  • 76

20,915.04

+371.64++1.81%

櫃買指數
  • 385
  • 291
  • 82

223.55

+0.86++0.39%

電子指數
  • 248
  • 116
  • 30

1,135.59

+25.12++2.26%

金融指數
  • 34
  • 9
  • 5

2,015.45

+15.94++0.80%

非金電指
  • 312
  • 157
  • 46

13,684.61

+109.39++0.81%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