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可不慎 武漢肺炎對歐元區的三大衝擊
由於武漢疫情的擴大,導致世界各國的經濟受到衝擊,而去年受到全球貿易緊張關係的影響,造成歐元區的景氣持續低迷,今年以來,隨著疫情的爆發,更是為歐元區的經濟增添許多不確定性。
武漢疫情對於歐元區經濟所造成的衝擊,主要可分為需求面、供應面、以及信心層面。
1. 需求面
中國為歐元區的第三大出口國,僅次於美國及英國,自 2007 年至 2018 年,歐元區對中國的出口貿易額增長了 3 倍,由 605 億歐元增長至 1703 億歐元 (1858 億美元),而在相同的期間,歐元區對美國的出口額則是增長了 63%。
歐元區的景氣榮枯,相當仰賴於全球需求,而中國市場的需求下降,將使包括奢侈品產業在內的許多產業受到衝擊。
2. 供應面
根據 Oxford Economics 報告顯示,比起世界其他區域,歐元區的製造業供應鏈,受到中國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但是,由於武漢為中國主要的汽車製造大城,因此,包括寶獅 (Peugeot)、以及雷諾 (Renault) 等在內的歐洲汽車製造商,皆受到本次疫情的影響甚大。
3. 信心面
除此之外,疫情的擴大亦對企業信心造成影響。
目前歐洲的金融市場表現尚屬穩健,雖然疫情的爆發造成股市回跌,但道瓊歐洲 600 指數自今年以來,仍呈現上漲的趨勢。但是,隨著疫情的擴大,預期將會導致企業延後或暫停投資活動,並造成歐元區的投資支出縮減,長期而言,將會使歐元區的經濟成長速度放緩。
在疫情爆發之前,歐元區的經濟便已呈現低迷態勢,2019 年第四季的 GDP 增長率僅達 0.1%,創下自 2013 年以來最差表現。其中,德國和義大利的製造業表現,亦在去年年底呈現衰退趨勢。
儘管歐元區的失業率、以及勞工薪資增長皆逐漸改善,但若疫情持續未獲得控制,則將會導致歐元區經濟的風險提升。
目前歐洲央行仍抱持觀望態度,並且尚未採取因應政策,央行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甚至對於通膨增長表示樂觀,並認為歐元區的通膨增長率將有望達到「略低於 2%」的目標。
但是,由於疫情的爆發導致中國石油需求量降低,並造成油價的下跌,為了穩定油價的走勢,目前 OPEC 產油國針對石油減產計劃,亦在進行協議當中。
雖然油價的下跌將導致通膨增長幅度縮小,但由於歐洲為石油進口國,石油價格的下跌將可增加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並降低企業的營運費用。因此,在評估通膨走勢時,歐洲央行主要關注扣除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膨增長率。
目前歐元區的基準利率已降至歷史低點,在低利率及低通膨增長的環境之下,央行能夠採取貨幣寬鬆政策的空間有限,而德國雖然仍有採取財政刺激政策的空間,但該國政府亦尚未提出任何實施計劃。
雖然中國政府於近日來採取的寬鬆政策,預期將可以刺激消費,並降低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全球景氣也將有望逐漸回溫,但儘管如此,距離歐元區的經濟復甦,預估仍舊需要一段時間。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