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缺乏美國技術 業者:中國晶片發展恐陷死胡同
美國政府對華為祭出禁令,兩國貿易爭端一路從關稅戰打到科技戰;但據日媒報導,在卻乏美國技術協助的情況下,看似蓬勃發展的中國晶片設計產業,恐難達成北京當局期待的目標;甚至有業者直言,可能會陷入「死胡同」。
按照北京當局對「中國製造 2025」的擘劃,2025 年時,中國所需的晶片,將有 7 成屬於中國製造,但從業者對媒體透露的訊息中不難看出,想如期達標,難度頗高。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內部人士稱,短時間內,世界上任何一家晶片製造商,都不太可能擺脫對美國業者的需求。
不具名人工智慧 (AI) 晶片商高階主管表示,在技術差距過大的情況下,中國別無選擇,倘若失去美國軟體支援,或無法更新軟體,「我們的晶片發展,恐陷入死胡同。」
全球第 3 大伺服器製造商「浪潮集團」銷售主管亦稱,中國晶片效能,仍不及英特爾 (Intel);中國深圳「至高通信」高層也說,其主要客戶為銀行業,穩定的系統是第一要務,因此,就算華為能做出和高通 (Qualcomm) 相同的晶片,「我們還是會認為高通較可靠,因為他們擁有數十年的經驗。」
上海肇觀電子內部人士說,假如美國業者不提供軟體更新支援,中國的晶片開發,將遭遇阻礙。
總部位於上海的瀾至電子高層認為,中國晶片產業缺乏的不是市場潛力,而是市場信心。
IC Insights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所需的晶片,僅 15% 為中國製造 (包括外國企業在中國生產的產品),據估計,就算到了 2023 年,該比例也只能上升至 20.5%。
- 漲 564
- 跌 267
- 平 76
20,915.04
+371.64++1.81%
- 漲 385
- 跌 291
- 平 82
223.55
+0.86++0.39%
- 漲 248
- 跌 116
- 平 30
1,135.59
+25.12++2.26%
- 漲 34
- 跌 9
- 平 5
2,015.45
+15.94++0.80%
- 漲 312
- 跌 157
- 平 46
13,684.61
+109.3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