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投信】原物料市場週報
《油》全球石油供給量激增,消費量卻放緩,預計石油需求將在 2030 年後逐步下降
街口投信分析,根據路透社報導,近日,國際能源總署 (IEA) 公佈了一項新的展望報告,在報告中的既定政策情境(STEPS),以貼近市場的現實情況,並考慮現有政策加上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預測,其中,煤炭消費量將在 2030 年前達到高峰,石油需求量在 2030 年前將成長 2%,達到每日 1.02 億桶,之後會緩慢下降。天然氣需求量將在 2035 年後趨於穩定。
此外,美國能源資訊署表示,截至 11 月 14 日當週,原油庫存減少 340 萬桶至 4.242 億桶,庫存下降的幅度,遠大於路透社調查分析師,先前預測的減少 60.3 萬桶。美國原油庫存降幅超出預期,反映出煉油量增加,是為了因應強勁的利潤率和美國原油的出口需求。儘管如此,分析師也指出,美國汽油和餾分油庫存,在近一個多月以來首次增加,顯示消費正在放緩。
根據 Oil Price.com 報導,全球 44 個國家主動向聯合資料倡議組織(JODI)報告,並由國際能源論壇 (IEF) 分享的最新數據,9 月份全球原油出口量,較 8 月份增加每日 130 萬桶,較去年 9 月份增加了每日 150 萬桶。此前 OPEC + 從 4 月開始逐步取消減產措施,造成今年全球石油供應量上升,同時,由於美國、巴西、圭亞那以及加拿大等國的產量與出口增加,非 OPEC + 的美洲國家石油供應量也在激增。
《銅》中國下游企業訂單穩定,消費需求持續改善,銅供需失衡加劇,銅價有被低估的狀況
根據 SMM 報導,雖然銅價在上週經歷了一波修正,但走勢已經逐漸回穩,中國下游企業的訂單也持續穩定發放。同時,因為再生銅棒供應仍然緊張,加上廢銅供應被陰極銅取代,為陰極銅棒生產商帶來了更多新訂單。而江蘇部分企業報告中表示,已經收到來自南方及北方地區客戶的新訂單,顯示出消費需求持續改善,大多數陰極銅棒生產商對未來消費前景更有信心。
由於產量疲弱,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 (Cochilco) 將 2025 年銅的預測平均價格上調至每磅 4.45 美元,2026 年的預測平均價格上調至每磅 4.55 美元,高於先前預測的每磅 4.30 美元。這兩個年度的銅價預測值,皆上調至歷史新高。委員會的礦業市場協調員維克托 · 加雷表示,由於供應落後於需求,銅價至少在 2030 年之前將維持上漲趨勢,而且,關稅調整以及需求趨勢變化的風險依然存在。
根據 Discovery Alert 報導,預計到了 2026 年至 2027 年期間,銅的供需失衡將進一步加劇。街口投信表示,許多投資銀行預測,銅價將達到每噸 11,000 美元至 13,500 美元,這反映的是真正的供應短缺,而非投機溢價。此外,歷史比率分析也支持這項預測,顯示出,相對於黃金而言,銅價確實有被低估的狀況。
《豆》玉米與黃豆產量大增,市場懷疑中國是否守約,生產商和貿易商面臨巨大挑戰
街口投信分析,Business Times online 報導,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2025 年 11 月世界農業供需預測報告》(WASDE),在黃豆的部份,儘管美國黃豆產量略為下降至 43 億蒲式耳,但全球黃豆供應仍受南美洲產量激增的影響。尤其是巴西,預計巴西在 2025/26 年度的黃豆產量將創歷史新高,達到 1.776 億噸,僅 11 月份的出口量預計將達到 426 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 82%,玉米與黃豆的產量大增,為生產商和貿易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根據 Market Place 報導,中國買家在上週對美國下了一筆黃豆訂單,讓 2025 年 11 月的總採購量接近 100 萬噸。但這與川普所宣布中國承諾在年底前購買 1,200 萬噸的目標相比,只佔不到 10%,作為參考,100 萬噸的美國黃豆,僅佔中國往年在 11 月份正常進口量的一小部分。
對此,奧本海默公司農業部門高級分析師 克里斯汀. 歐文表示,中國在履行貿易承諾方面的記錄並不好。 因為以前就見過這種套路,先做出承諾,最終卻變成了對價格敏感的買家。而巴西和阿根廷正在為相對便宜的黃豆,預做大豐收的準備,並持續為中國市場供應黃豆。
* 以上所提及之個股或公司,僅供作為說明或舉例之用途,並非推薦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