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展望2026:單靠AI還不夠!警示明年有4大風險 持續看好黃金、看弱美元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近日發布《2026 年投資前景》報告,聚焦於市場能否擺脫債務、人口結構和去全球化等「舊重力」的拖累。瑞銀指出明年 AI 仍是市場主要驅動力,但投資人應注意潛在的泡沫風險,2026 年恐有 AI 採用進度的不如預期、通膨捲土重來、中美戰略競爭深化,以及主權或私營部門債務問題的(再)浮現等四大風險,預期美國降息將壓抑美元,並持續看好黃金為避險工具。
瑞銀 CIO 預期,隨著 2026 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加速,有利的金融環境將持續支撐全球股票。報告預估,到 2026 年底,全球股市有望上漲約 15%。
瑞銀報告強調,面對持續創新與政治動盪的 2026 年,投資人必須調整策略,專注於資本流動與轉型發生的產業。
重壓變革性創新: AI 仍是市場主要驅動力,但投資人應注意潛在的泡沫風險。瑞銀建議,將多元化股票投資組合中的 30% 資金分配給如 AI、長壽(Longevity)、以及能源與資源轉型等結構性趨勢主題。
增加股票比重在穩健的美國增長 ,預期 GDP 成長 1.7%,且寬鬆政策將支撐股市。瑞銀看好美國的科技、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和銀行業,同時也看好中國、日本和歐洲股市的表現。
中國科技股突圍: 瑞銀特別點名中國科技行業,認為強勁的流動性和零售資金流,以及預期在 2026 年增長至 37% 的企業收益,將持續維持中國股票的勢頭。此外,尋求多元化的投資人也應關注印度和新加坡等更廣泛的亞太新興市場。
看好大宗商品: 在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限制和全球能源轉型等長期趨勢支持下,大宗商品仍具上漲潛力。報告點出,銅、鋁等工業金屬以及農產品存在特殊機會,而黃金則被視為有價值的多元化避險工具。
貨幣策略與多元化收入: 瑞銀預期美國降息將壓抑美元走勢,建議投資人可將目光轉向歐元、澳元和挪威克朗。在收入策略方面,應透過優質債券、高收益策略與創收股票結合,建立穩健的多元化收入來源。
瑞銀全球首席投資總監 Mark Haefele 提醒,投資者須警惕幾項關鍵風險,包括 AI 採用進度的不如預期、通膨捲土重來、中美戰略競爭深化,以及主權或私營部門債務問題的(再)浮現。
為此,投資人應考慮持有足夠的流動性,並將優質債券和黃金納入投資組合以對沖市場風險。同時,增加另類投資:如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將總資產的 40% 左右配置於另類投資,可仿效捐贈基金模式,是提高風險調整後回報的關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