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1月PMI兩樣情:製造業轉弱、服務業強勢擴張

美國 11 月製造業活動降至四個月低點,受進口關稅推升價格影響,需求放緩並帶動庫存大幅累積;不過服務業維持強勁擴張,使整體商業活動仍保持成長動能。標普全球 (S&P Global) 周五 (21 日) 公布的初值顯示,美國 11 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回升至 54.8,創四個月新高;企業信心同步改善,反映市場對未來降息與政府重新開門後政策環境更具樂觀預期。
製造業成長放緩、庫存推升風險升高
具體來看,製造業 PMI 從 10 月的 52.5 降至 51.9,低於市場預期的 52.0,顯示擴張動能減弱。調查顯示,新訂單從 54.0 大幅降至 51.3,而完成品庫存更創下調查史上最高紀錄。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務經濟學家威廉森 (Chris Williamson) 表示,當前出現「需求成長放緩與庫存急升」的組合,若需求後續無法回溫,可能使工廠產出在未來幾個月面臨壓力,也可能進一步影響部分服務業活動。
製造商也反映進口關稅持續推升成本,使生產與擴張動能受抑制。調查顯示,企業支付的投入價格指數從 60.0 跳升至 63.1,創三年來第二高;銷售端價格也同步上升。
威廉森表示,成本與售價同步加速上揚,對通膨走勢構成壓力,企業的招聘意願亦因成本顧慮而受限。11 月私營企業的就業指數從 51.3 微降至 51.0,顯示雇用仍在增加,但速度偏慢。
儘管製造業顯示疲弱跡象,服務業則呈現相反走勢。標普全球服務業 PMI 從 54.8 升至 55.0,同樣創四個月新高。綜合新訂單指數亦從 53.6 躍升至 55.0,全由服務業驅動,顯示家庭與企業支出在關鍵消費季節仍具韌性。
服務業帶動整體成長、企業信心大幅回升
綜合 PMI 連續兩個月回升,已連續 34 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標普表示,11 月企業對未來一年的展望大幅改善,樂觀度指標單月跳升 7.3 點,創五年來最大增幅。
威廉森指出,信心提升來自多重因素,包括對未來更多降息的期待、美國政府 43 天關門結束後的政策不確定性下降,以及對政治環境的擔憂減少。
他表示,「11 月的 PMI 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在第四季維持相對穩健,可望呈現約 2.5% 的折合年率成長。」他也提到,目前的擴張步調相當廣泛,製造業與龐大的服務業均呈現增長,即便擴張強度不一致。
通膨壓力在 11 月再次加速,結束自 7 月以來的放緩趨勢。企業普遍提到,提高的關稅仍是推升成本的主因。服務業的投入成本升至 2023 年初以來最高,售價指數也同步提高,使市場對通膨後續走勢保持警惕。
調查同時顯示,勞動市場並未出現惡化。儘管 9 月失業率升至四年高點 4.4%,PMI 報告未見勞動需求減弱的明顯證據,企業仍持續招聘,只是速度受到成本與不確定性的壓力。
威廉森再度警告,製造業「庫存急增與新訂單成長減緩」的組合可能成為未來數月的風險。他指出,工廠庫存指標攀至 2007 年調查開始以來最高,若需求無法回穩,產出將受到抑制,也可能拖累部分服務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