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市場巫師」Linda Raschke 穩定獲利45年的交易心法!策略與新手指南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市場巫師」Linda Raschke 穩定獲利45年的交易心法。(圖:Shutterstock)
「市場巫師」Linda Raschke 穩定獲利45年的交易心法。(圖:Shutterstock)

被譽為「市場巫師」的 Linda Raschke 近日在接受《MarketWatch》訪談時,分享了她在市場中 45 年來保持穩定獲利的關鍵心法。

Raschke 指出,成功交易並非靠天分或運氣,而是每天堅持制定交易計畫、做好充分準備、理解市場結構並持續培養自律。

她提醒新手交易員應從小額帳戶開始,耐心累積經驗並認清心理弱點,唯有長期參與市場,才能真正抓住關鍵的獲利機會。

Raschke 以短線搖擺交易聞名,操作週期從一小時到兩個月不等。多年來,她跨越股票、期貨與多市場交易,並以其稱為「價格行為原則」(principles of price behavior)建立穩健的技術模型。

此外,她也是《新市場巫師》第一位被收錄的女性交易員,其著作《Trading Sardines: Lessons in the Market from a Lifelong Trader》更整理了她對市場的核心洞察。

Raschke 強調,技術分析並不在於預測新聞或基本面,而是透過讀懂價格行為、速度與結構,找出套利與獲利機會。

新手交易員該如何開始?

當被問到會給新手什麼建議時,Raschke 的回答直接而務實:

  • 從小額帳戶開始,因為初期一定會虧損。
  • 交易不止是技術分析,而是理解自身壞習慣與市場背景。
  • 真正的交易學習曲線往往比想像中長,可能長達數年。

她表示,多數人低估了交易所需的時間與投入。對初學者而言,交易不是兼職,而是一份每日需投入 12 至 14 小時的全職工作。

除了操作,交易還必須進行大量功課、事前演練與情境規劃,為隔天市場可能出現的兩到三種不同劇本做好準備。

Raschke 說:「你必須日復一日地重複這些準備,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弱點。」這種自我覺察,是成功與失敗交易者之間最大的差異。

Raschke 也直言,多數人之所以難以保持自律,是因為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建立方法論,而是急著追逐下一筆「刺激」的交易。

她指出:「如果一筆交易沒有立即獲利,他們往往會急於進行下一筆交易。」頻繁操作所帶來的多巴胺刺激,容易讓人陷入賭徒心態,而非穩健交易。

她補充說,真正的交易不是追求一夜致富,也不是豪賭比特幣飆升,而是每天都有自己的計畫與規則,你必須照著計畫執行,才能養成長期穩定獲利的習慣。

每日交易計畫:市場是一場「有劇本的比賽」

對於每天如何進入市場,Raschke 則有著非常具體的流程。

以她持有黃金部位為例,她會每天評估:

  • 是否因為趨勢強勁而加碼?
  • 是否要移動停損?
  • 是否要部分獲利或在核心持倉上對沖?

她表示,交易的本質是在觀察市場中是否出現套利機會,例如某商品跳空上漲後,中午前是否會回測到早上 7 點的價格。

她強調,她的技術分析深深依賴價格行為,而非新聞或基本面資訊。

她形容市場充滿機會,就像「彎腰撿起地上的一美元」或「31 種冰淇淋口味」一樣千變萬化。但若交易員沒有做好準備,即使市場走勢再漂亮,也無法真正受益。

此外,Raschke 還自稱不是日內交易者,她的主要獲利來自隔夜持倉。

例如,在分析標普 500 時,她會先觀察當天的開盤價相對於前一天的價格區間位置。接著決定是否要以開盤價作為交易依據,並判斷如果市場處於上升趨勢,支撐位大概會落在哪裡,因為市場雖然走多頭,但有時一開盤仍可能先出現回落。

她表示,交易的關鍵在於觀察價格在重要位置的反應,例如價格是否快速反彈、是否停在某區間、是否形成反轉形態等等。

如果標普 500 連續出現四根下跌 K 棒(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代表市場已經呈現「超賣」。那麼隔天開盤,她可能會考慮買進。

不過,她也說,這種買進通常是短線操作,除非市場出現明顯的「V 型反轉」或是築成一個小型底部,她才會願意持倉較久。

為何大多數人抓不到大行情?

Raschke 指出,贏得這場遊戲的秘訣在於堅持,但大多數人做不到,因為真正能決定盈虧的大行情非常少。

她強調:「一年中只有四天就能帶來你 80% 的利潤。真正理解如何抓住這些肥尾行情才是交易的精髓。」

這些被稱為「肥尾」機會,往往由趨勢造成。而趨勢追蹤系統確實能讓你留在這些行情中,但它也可能出現 40% 的回撤,而新手通常沒有足夠的資金或心理承受力。

如何發展和測試使用的交易模式?

Raschke 說,她有許多非常有效、自己很喜歡的交易型態,但這些型態可能一個月只出現兩次。因此,交易員必須「建模」,也就是不斷提出問題、觀察市場行為、找出規律。

她舉例說,可以做這樣的研究:

  • 如果某檔商品的價格一整天都維持在開盤價之上,但中午卻跌破開盤價,那接下來通常會怎麼走?
  • 它到底有多少比例會收在當天最低點?
  • 又有多少比例會重新拉回?

她強調,交易者應該花更多時間做這類基本的市場行為研究。

對於不可預測的大事件,例如戰爭或商品飆升,Raschke 則指出:「你不能提前預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不會預測小麥暴漲。你只能看懂它什麼時候開始,並學習市場在告訴你什麼。」

她強調,在異常波動中應該順勢交易,而不是逆勢均值回歸:「當貨運列車開始加速駛離車站,你會想跳上去,而不是跑到列車前面去。」

Raschke 最後表示,長期成功的核心是持續參與市場,累積經驗。大多數交易員因錯誤、挫折或缺乏資金管理而退出,唯有堅持下去,才能真正掌握市場規律,實現穩定獲利。

Raschke 的交易背景

Raschke 最早接觸股市,是透過父親書架上的一本書《華爾街智慧寶庫》(A Treasury of Wall Street Wisdom)啟蒙。這本書至今仍在她的書架上。

Raschke 的投資生涯起步於太平洋沿岸證券交易所,後來轉至費城證券交易所,累積了股票期權造市的實戰經驗。

成為商品交易顧問(CTA)後,她創立了 LBR Group 與 LBR Asset Management,並推出 Granat 對沖基金,其五年收益被 Barclay Hedge 排名 4,500 支基金中第 17 位。

她同時擔任多個技術學會的職務,並在全球教授技術分析,部分研究成果也收錄於她與拉里 · 康納斯(Larry Connors)合著的《Street Smarts》。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