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手機廠商暫緩採購記憶體晶片 部分廠商庫存不足三周

隨著上游記憶體晶片價格瘋漲,多家手機廠商已經暫緩本季度記憶體晶片採購。小米 (01810-HK) 、OPPO、vivo 等廠商庫存普遍低於兩個月,部分廠商 DRAM 庫存低於三周,在猶豫是否接受原廠(美光 、三星、SK 海力士)接近 50% 的漲幅報價。
據《界面新聞》周一(17 日)報導,一位原廠員工 Jackey 表示:「我們現在是不愁賣的,如果手機廠家不要的話,我們可以把產能給伺服器客戶,他們現在也很缺貨,還可以賣得更貴。」
Jackey 說:「手機廠商的備貨周期一般在三個月左右,目前各家的 DRAM 水位普遍在一個多月,NAND 水位在兩個月左右。現在產品供不應求,手機廠商要做配套的話,接受原廠當前的報價只是時間問題。但原廠報價還是會考慮手機客戶的感受,畢竟我們不可能僅靠(伺服器)一個市場。」
「現在各方都處在一個博弈的階段,晶片原廠出於維護客戶的考慮,還是會優先將庫存給到手機廠商,手機廠商也希望有人站出來先談出一個價格,這樣才有進一步談判空間。但這個節點也只有蘋果 (AAPL-US) 有能力去議價」。上述知情人士稱。
他指出,即便原廠現在選擇擴產,也需要一兩年之後才能完成當前市場產能需求。爆火 AI 需求不排除有泡沫,真正看清楚實際數量可能要到明年。當前以三星、海力士為代表的原廠顯然不會輕易擴產,相反減產會獲得更高利潤。
在 AI 大模型浪潮帶動下,資料中心對記憶體晶片的需求激增,是本輪記憶體晶片漲價的誘因之一,伺服器廠家往往願意花費更高的價格來採購。同款記憶體產品,報價商給廠家的價格往往會高手機廠商 30% 以上。
記憶體晶片被稱為手機第二大件,成本僅次於手機處理器(CPU)。根據機型和配置不同,其成本的比重普遍在 10%~30% 之間,部分高配機型(如 12GB+512GB 配置)記憶體晶片的成本比率可能超過 20% 。
2025 年第三季記憶體晶片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中高階手機普遍漲價人民幣 100~500 元,例如 OPPO Find X9 系列的 12GB+256GB 與 16GB+512GB 版本價相差達 900 元。
本輪記憶體晶片漲價已經對手機行業造成影響。一位中國手機品牌人員說,目前各家都在觀望競爭對手明年的產品策略,在記憶體漲價的背景之下,選擇減配還是漲價還沒定論,且不少項目因為記憶體晶片漲價導致成本太高而被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