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最大股東出手!大鈸資本10億英鎊競購Costa 要打造全球咖啡帝國?

中國私募股權機構對國際消費品牌的併購熱潮正持續升溫,瑞幸 (LK-US) 最大股東大鈸資本近日被爆出正評估競購英國咖啡連鎖品牌 Costa 咖啡,這一動作若成行,將與瑞幸的出海業務形成顯著協同,攪動全球咖啡市場格局。
大鈸資本由前華平投資亞太區總裁黎輝創立,管理規模約 70 億美元,最成功的戰績是對瑞幸咖啡的投資。自 2018 年起注資,2020 年瑞幸財務造假危機中主導重組,助其起死回生。瑞幸全球門市目前超過 2.6 萬家,大鈸仍以 31.3% 持股穩坐最大股東,並由黎輝出任董事長。
大鈸此次競購 Costa,正值後者因業績下滑估值回落至約 10 億英鎊之際,較 2018 年可口可樂 39 億英鎊收購價大幅縮水。
若收購成功,大釩將同時掌控瑞幸的中國市場優勢與 Costa 的國際供應鏈及品牌力,形成「1+1>2」效應。
大鈸欲收購 Costa 並非孤例。紅杉中國近期正深度談判收購義大利奢華運動鞋品牌 Golden Goose,CPE 源峰近日也宣布與漢堡王成立合資公司,持股 83%,博裕投資則以至多 60% 股權拿下星巴克中國業務營運權。
上述一系列動作顯示,中國頂尖私募股權業者正從財務投資轉向深度產業整合。
國際品牌為何此時出售中國業務,安宏資本李晰分析,中國本土品牌的數位化、精細化管理能力形成競爭壓力,部分國際品牌決策鏈長、成本控制弱,選擇出售中國業務或轉為小股東。
對中國私募股權而言,這些品牌自帶消費者認知與供應鏈壁壘,現金流穩健、分紅可期,是不可多得的優質資產。
大鈸資本對 Costa 的佈局更重視長期策略價值。消費產業穩健性強、百年品牌頻現的特性,使其成為抗週期的熱門族群。
業內人士指出,Costa 估值處於低谷,被收購後將藉助瑞幸的數位化經驗降本增效,同時以 Costa 的國際資源反哺瑞幸出海,財務回報與策略協同兼具。
目前,迪卡儂、哈根達斯等品牌也正在醞釀出售中國業務,標誌著國際品牌剝離中國資產從「雷聲大」轉向「雨點小」。
對私募股權機構而言,挑戰在於必須深度參與經營而非純財務投資,必須理性篩選出符合自身資源的標的。
從瑞幸的「起死回生」到如今對 Costa、Golden Goose 的佈局,中國私募股權正以更成熟的併購手法,開啟消費產業整合新週期。這場熱潮不僅重塑全球消費品牌競爭格局,更見證中國資本從「參與者」向「整合者」的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