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盤後〉恒指收挫1.85% 科技股領跌 後市聚焦政策及結構性挑戰

香港股市周五 (14 日) 承接美股跌勢低開,早盤雖曾小幅衝高,但隨後震盪下跌,最終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恒生指數收挫 1.85%,報 26572.46 點,不過本週整體仍然上揚 1.3%。恒生科技指數跌幅顯著,收跌 2.82%,報 5812.8 點,科指尾盤一度跌超 3%。國企指數下跌 2.09%。大市成交額達 2327.88 億港元。
盤面上,科網股普跌,尤以大數據板塊領跌。多數科技巨頭股價下挫,其中百度收盤重挫 7.2%,小鵬汽車跌 6.8%,京東跌超 6%,阿里巴巴跌 4.4%。騰訊、小米和理想汽車均跌超 2%。此外,網絡安全、固態電池、新消費概念股低迷,鋰電池板塊亦走弱,天齊鋰業跌超 4%。黃金股及中資券商股同樣普跌。
市場中少數亮點集中於生物科技板塊,該板塊逆市上漲。歌禮製藥因新一代藥物進入臨床開發階段而大漲 15.5%。
對於後市,專家看法偏向謹慎。香港股市下跌部分原因在於美國華爾街股市此前因通膨擔憂及聯準會降息預期降低而大幅收跌的影響。聯準會降息預期前景驟變,令市場承壓,交易員預估 12 月降息機率已跌破 50%。
宏觀經濟方面,晨星亞洲股票研究總監陳麗子表示,中國 10 月經濟數據顯現進一步走弱跡象,且受到高基數效應影響。她指出,目前已出台的支持性政策尚未能有效帶動國內信心持續回升,預計挑戰仍將持續,對第四季的宏觀經濟數據展望難言樂觀。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亦提到,房地產市場低迷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房地產模式轉型需要推進戶籍、土地等結構性改革。
儘管短期宏觀面臨挑戰,但市場預期政策支持將至。近期召開的四中全會已為「十五五」定調,政策焦點將引向消費領域。預計明年三月兩會後,將看到更多支持性政策及實施細則出台。此外,部分產業如鋰電池板塊在儲能市場和商用電動車的強勁驅動下,行業週期性拐點已確立,領先企業有望進入量價齊升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