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雙殺來襲!伊爾艾朗:投資過熱恐帶來超預期虧損潮 信貸「蟑螂」比比皆是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對全球經濟及 AI 熱潮發出嚴厲警告,這位頂級經濟學家最新表示,基礎體系雖未崩,但投資人必須為 AI 領域重大個人損失及大量「信貸事故」做好準備。
他在一場演講中形容目前環境為「蟑螂」多、「白蟻」少,「蟑螂」是成群但不傷系統根基的意外,「白蟻」則會侵蝕核心。雖無系統性衝擊,但市場為求高報酬過度擴張,寬鬆金融環境及經濟強勁助長此現象,部分投資人已超越盡職調查能力。
伊爾艾朗表示,他曾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Mike Spence 合作評估了 AI 榮景並得出結論,認為市場正經歷「理性泡沫」。雖然 AI 創造的總價值巨大,投資者採取風險投資策略並因高回報而「過度投資」是合理的,但泡沫背後也隱藏著陰暗面,會有淚水和損失。
他指出,這次泡沫的某些特徵與過去的投機時期如出一轍,例如網路泡沫時期,當時一些公司為了吸引資本,會給自己的業務貼上標籤,只是現在這一標籤變成了「AI」,而進一步助漲泡沫的是一些「基礎型公司」也吸引了大量投資,但「並非所有公司都能成功」。
伊爾艾朗認為,一個關鍵問題是對 AI 普及推廣的重視程度不足,也就是如何以全面有序的方式將 AI 引入工作場所。不同於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美國目前缺乏全面的普及推廣政策。他還表示,若普及推廣處理不當,AI 的全部潛力將無法實現。
關於企業採用,伊爾艾朗則指出他對主流企業思維模式的擔憂,即目前主要將 AI 視為「成本最小化工具」。他認為,AI 真正潛力在於提高勞動效率,並扮演「生產力推動者」。若美國正確處理普及問題,由此帶來的生產力顯著提高恐讓貨幣政策比原本更寬鬆。
除金融事故外,伊爾艾朗也提到可能帶來壓力的兩個主要問題,分別是必須以更高利率為大量債務再融資,以及低收入人群面臨的巨大壓力。他的這種擔憂也正好反映近期人們對 K 型經濟的擔憂,即「窮者益窮、富者益富」,分化愈發明顯。
他指出,低收入消費者正「接近衰退」,努力解決負擔能力問題,以及高額債務 (包括透支的信用卡)。此外,對未來收入不安全感,部分係因裁員激增及 AI 帶來的挑戰,這些都加劇了他們的痛苦。
伊爾艾朗也示警稱這種壓力並不是孤立的,低收入家庭恐因為無力而被迫停止支出,這將對整個經濟造成污染。雖然上層階級在收入和財富方面整體表現良好,但他們也不能倖免於低收入家庭所面臨的困難。
他還指出,未來的世界將由「分配的尾部,而不是腹部」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