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停擺即將落幕,美股如何反應?本週經濟數據與熱門股一次看

美國政府為什麼關門結束
美國政府之所以能結束關門,主要是因為國會兩黨在臨時撥款法案上達成了妥協。經過多輪協商,雖然在醫療補貼、支出上限等議題上仍有分歧,但參議院和眾議院同意通過一項「持續撥款與延期法案」,暫時為政府機構提供所需資金,避免了更長時間的停擺。這種臨時性解決方案讓政府得以恢復運作,聯邦僱員重返工作崗位。
即將公布的總經數據
非農就業報告(NFP): 美國勞工統計局已在政府停擺前完成 9 月非農數據收集,預計本週五公布。10 月非農數據因停擺期間調查中斷,可能出現延遲或永久缺失,這將影響市場對勞動力市場的判斷,也可能加大聯儲局政策制定的難度。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原定於 10 月發布的 CPI 因政府停擺而延遲,預計在政府重啟後一至兩週內補發。CPI 是衡量通脹的重要指標,數據延遲可能讓市場短期內對通脹走勢產生不確定性,影響利率預期和資產配置。
失業率與勞動力參與率: 失業率和勞動力參與率通常隨非農報告一同公布。由於 10 月非農數據可能不完整或失真,這些指標的參考價值下降,市場需更多依賴私人數據或回溯性調查來判斷勞動力市場狀況。
其他重要數據: 包括零售銷售、工業生產、ISM 製造業 / 服務業指數等總經數據,隨著政府恢復運作,將逐步恢復正常發布。這些數據將成為市場判斷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和消費者信心的重要依據。
歷史美股走勢(政府關門結束後)
過去 15 次政府關門結束後根據 CFRA 統計,標普 500 指數在政府關門結束後的一個月平均上漲 2.3%。歷史經驗顯示,關門結束後市場回調通常被推遲,短線有明顯上行動力,投資者傾向於逢低布局,資金回流股市。
本次(2025 年)關門期間在本次政府關門的 40 天內,標普 500 指數僅上漲 0.6%,但波動明顯。關門結束當週,美股漲幅顯著,反映投資者對不確定性消除的積極反應。企業獲利好於預期也支撐了股市表現。
後續走勢關鍵市場將重新聚焦聯儲局貨幣政策(減息預期)、企業獲利、消費者健康等基本面。隨著經濟數據恢復發布,若數據利好,股市有望延續漲勢;若數據利空,波動可能加劇,投資者需靈活調整策略。
美股成交值熱門股 → 點擊回原文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