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太貴?傳奇策略師駁泡沫論:真正風險是Fed犯錯與年輕人失業

據《彭博》周二 (11 日) 報導,不少金融專家警告,科技巨頭市場主導地位和高估值恐重演網路泡沫,但曾準確預測 1990 年代末崩盤的傳奇策略師克拉夫 (Charles Clough) 則認為,這次不一樣。他認為,真正該擔心的是聯準會政策失誤和年輕人失業。
曾任美林證券 1987 年至 1999 年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的克拉夫表示,今日科技巨頭有強大商業模式,獲利可觀,能撐過經濟衰退。更重要的是,市場流動性遠比當年強勁,足以支撐股價續漲。
「大家問錯問題了。」目前仍在自家公司 Clough Capital Partners LP 管理資金的克拉夫說:「他們以為會重演當年,但世界變了,資本市場更是如此。」
集中度惹議
目前,市場擔心股市漲幅過度集中在少數 AI 科技股,若這波熱潮退燒,大盤恐受重創。彭博數據顯示,標普 500 成分股中,只有不到一半股價站在 50 日均線上方,遠低於 7 月初的逾 80%,儘管大盤同期已漲近 10%。
標普 500 預期本益比 22.7 倍,也高於 10 年平均的 18.8 倍,讓投資人對估值感到不安。
不過克拉夫認為,估值確實偏高,但牛市本來就會推高這些數字,不見得是泡沫。「科技估值永遠讓人擔心,(但) 牛市由少數領頭羊帶動很正常。」他說。
兩大隱憂
他認為真正該擔心的不是估值或集中度,而是兩件事:聯準會犯錯讓經濟急煞車,以及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後者已經浮現。16 至 24 歲勞工失業率 8 月跳升至 10.5%,是 2016 年以來、疫情期間之外的新高。「真有危險的話,就是世代之間出現裂痕。」他說:「未來十年我們得面對這個問題。」
不過克拉夫對美股仍樂觀。被問到今年是否會收高,他不願預測,只說大家都在等年底行情,通常會來,但「什麼都可能發生」。「不想講得太玄,但如果你能看長線、等回檔,我認為一兩年後肯定會更高。」他說。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