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振奮!CFTC證實:最快12月推出槓桿現貨交易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代理主席 Caroline Pham 證實正與受監管交易所直接磋商,最快將於 12 月推出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包括槓桿產品。
CoinDesk 於 9 日上午報導該消息,隨後 Pham 在社群平台 X 的發文中回覆「屬實」(True)。消息人士透露,即便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導,導致加密貨幣相關政策被迫延遲,Pham 仍親自會見了多家有意上線現貨加密貨幣合約的金融平台。
據悉,與 CFTC 進行會談的 DCM 交易所名單中,包含了傳統金融巨頭,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和洲際交易所,以及加密貨幣原生企業,包括 Coinbase 衍生品部門、預測市場 Kalshi 和 Polymarket US。
「指定合約市場」(DCMs)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認可的期貨交易所,允許各類交易者在其平台上交易期貨與期權合約,類似於傳統的期貨交易所,提供公開、透明的交易環境,並允許零售與機構投資者參與。
Pham 在接受 CoinDesk 採訪時發表聲明稱,將與國會合作,為這些市場提供立法確定性的同時,也在利用現有職權,落實《總統數位資產市場工作小組報告》中的各項建議,無需國會新立法,迅速推動此項交易。
這將使這些交易所能迅速推出受監管的比特幣、以太坊槓桿現貨產品,與海外市場競爭,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佳的保護。
要注意的是,加密貨幣槓桿現貨交易允許投資者藉入資金,放大其在比特幣、以太坊等數位資產中的持股規模,這不僅可能擴大收益,也可能加劇虧損。
在這類產品中,交易者通常只需繳納交易總價值的一部分作為抵押(即「保證金」),剩餘部分由交易所或經紀商提供融資支援。例如,若槓桿率為 5 倍,交易者僅需 1,000 美元自有資金,就能操控價值 5,000 美元的比特幣。
在 CFTC 監管下推出此類產品,目標是在滿足市場對槓桿交易需求的同時,確保其符合美國最高的監管和風險控制標準。
一旦在這些受監管平臺上推出,這將是美國市場首次為投資者提供機構級監管保障、更嚴格的風險管理標準以及更完善的投資者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