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非關金錢而是控制權」馬斯克緊握特斯拉十年方向盤 股東投票犧牲監督權

鉅亨網新聞中心
「非關金錢而是控制權」馬斯克緊握特斯拉十年方向盤 股東投票犧牲監督權(圖:shutterstock)
「非關金錢而是控制權」馬斯克緊握特斯拉十年方向盤 股東投票犧牲監督權(圖:shutterstock)

特斯拉 (TSLA-US) 周四 (6 日) 召開年度股東大會,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焦點。經過現場與提前投票統計,股東們以超過 75% 的贊成票,批准了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的新一輪 CEO 薪酬激勵方案。

這份潛在價值接近 1 兆美元的業績對賭計畫,被市場視為對公司領導層穩定性的確認,也意味著投資者願意繼續押注馬斯克的長期願景。市場對結果反應迅速,特斯拉股價盤後收漲近 2%。

資深特斯拉分析師、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 管理合夥人 Gene Munster 認為,這次投票結果對特斯拉投資者而言是雙重勝利:首先,它賦予了馬斯克他想要的控制權和財務誘因,確保他將留在特斯拉。其次,投資者向馬斯克傳達了「我們與你同在」的訊息,這將有助於緩衝特斯拉在遭遇困難季度的股價懲罰。

Wedbush 分析師艾夫斯 (Dan Ives) 則將這次投票視為鞏固馬斯克「戰時 CEO」地位的關鍵,認為這將有助於釋放特斯拉的「AI 估值」。

對賭協議詳解:從 1.5 兆到 8.5 兆的十年契約

這份薪酬方案的本質是一份為期十年的業績對賭協議。根據董事會披露,授予規模為 4.237 億股限制性股票 (RSUs),約占調整後股本的 12%。若馬斯克在未來十年內成功完成方案設定的各項里程碑,他將逐步獲得這些股份。

方案的目標涵蓋了極具野心的多重指標:

1. 市值目標: 從當前約 1.5 兆美元起,最終目標是 8.5 兆美元。這需要分 12 個階段 (tranches) 解鎖,每達成一個階段,公司市值需增加 5000 億至 1 兆美元不等。

2. 營運目標: 包括累計交付 2000 萬輛汽車、FSD 活躍用戶達 1000 萬、Robotaxi 商業化營運 100 萬輛,以及 Optimus 機器人交付 100 萬台。

這份新方案與 2018 年的舊方案相比,在規模與目標上全面升級,從單一財務指標延伸至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鏈,挑戰更具長期性與戰略性。特斯拉董事會主席 Robyn Denholm 在致股東信中指出:「這不僅是一份激勵計畫,更是一份未來契約。留住馬斯克,是特斯拉持續創新的關鍵」。根據協議條款,馬斯克需在未來 7 年半內持續擔任 CEO,方可逐步獲得股份。

如果馬斯克達成所有目標,他可能成為全球首位躋身「四逗號俱樂部 (Four Comma Club)」——即財富超過 1 兆美元的個人。

治理與控制權爭議:犧牲股東監督權

然而,這場會議引發了針對公司治理和權力集中的廣泛關注與爭議。

股東大會通過了繼續限制股東追責能力的議案,這意味著除非持有 3% 以上的股權 (按當前股價計算市值超過約 440 億美元),否則股東無法因違反受託責任起訴管理層。這項決定受到少數股東的口頭抗議,他們對自身投票權被剝奪表示不滿。

紐約州審計長兼紐約州公共退休基金受托人 Thomas DiNapoli 公開反對此限制,指出這條規則幾乎阻止了所有投資者自行提起派生訴訟,使董事會幾乎免於問責。他認為,特斯拉的治理問題核心在於「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允許 CEO 分散精力管理多個外部企業」。DiNapoli 總結道:「這是一種付費換取不受約束的權力,而非績效回報」。

儘管挪威主權財富基金 (NBIM) 和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 (CalPERS) 等機構明確投下反對票,並指出「擔憂獎勵規模過大、股權稀釋嚴重」,但最終決定票數的是數量龐大的散戶股東。超過七成的散戶投票支持薪酬方案,分析人士指出,散戶的「情感上的信任」成為關鍵差異。

馬斯克本人上個月在一次投資人網路會議上坦言,該計畫通過的關鍵不在於金錢,而在於控制權。他擔心若無法保持足夠的控制力,他就不敢去製造如機器人軍團那樣的重大產品。

xAI 投資未獲最終授權,未來願景描繪

在眾多議案中,特斯拉關於投資馬斯克私人創立的 AI 公司 xAI 的提案,儘管讚成票多於反對票,但由於棄權比例也很高,尚未獲得最終授權。特斯拉發言人表示,董事會將「研究下一步行動」,以確定後續投資方式和條款。

此外,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發表了一場資訊量巨大的演講,為公司的未來勾勒出一幅激進的藍圖。他提到,特斯拉即將書寫的「是一本新書,而不再僅僅是新篇章」。

重要宣言包括:

• 晶片戰略: 他宣布特斯拉「可能」需要建造一個「巨型晶圓廠」,以確保獲得低成本、高能效的晶片,並表示或許值得與英特爾進行會談。

• Optimus 機器人: 馬斯克透露,Optimus 人形機器人的當前生產成本已控制在每台約 2 萬美元,並預測未來全球將有數百億台 Optimus。他同時警告,訓練 Optimus 的計算成本將高達「數百億美元」。

• Cybercab 與 FSD: 完全無方向盤和踏板的 Cybercab 將於 2026 年 4 月投入生產。他同時自信預測,FSD 將在 2026 年 2 月或 3 月獲得中國市場的全面批准。

• Roadster: 新一代 Roadster 預計將是「史上最令人興奮的產品發布」,計畫在 2026 年 4 月 1 日舉行產品演示。

• SpaceX 上市: 馬斯克首次鬆口表示,SpaceX「或許」應該在某個階段上市,並希望找到某種方式,讓特斯拉的股東也能參與到這家太空探索公司的發展中。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