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比特幣去槓桿化近尾聲 看好未來6-12個月衝上17萬美元

儘管近期比特幣的價格遭遇急劇下跌,甚至一度失守 10 萬美元大關,導致市場信心潰散,但華爾街巨頭摩根大通卻在此恐慌情緒瀰漫之際,對比特幣的後市表示強烈看好。
摩根大通預測,在未來 6 至 12 個月內,比特幣的價格有機會飆升至 17 萬美元 左右,幾乎是現在價格的 1.7 倍。
去槓桿風暴接近尾聲,市場重拾潛力
由董事總經理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領軍的分析師團隊指出,加密貨幣市場近期已從歷史高點回落近 20%。其中,最慘烈的一次崩盤發生在 10 月 10-11 日,當天永續合約市場經歷了加密貨幣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總額高達 190 億美元。緊接著在 11 月初,市場又因去中心化金融協議 Balancer 遭受超過 1.2 億美元的駭客攻擊,以及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出現了第二波清算。
然而,摩根大通認為「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報告強調,永續合約市場的「去槓桿化」階段已經基本結束。分析師觀察到,比特幣永續合約的未平倉量與市值的比率,已在短短幾周時間內,從高位快速回落至歷史常態。他們總結道,永續期貨是當前最重要的觀察指標,而近期的穩定訊號顯示去槓桿化很可能已完成。
經風險調整後:比特幣比黃金更具吸引力
摩根大通看漲邏輯的另一個關鍵,是從「比特幣與黃金對比」的角度進行分析。隨著黃金的波動率近期有所上升,比特幣在經風險調整後,反而變得更具吸引力。
目前,比特幣對黃金的波動率比率已跌破 2.0,這意味著持有比特幣所需承擔的風險資本,約為黃金的 1.8 倍。基於這項關係,分析師進行了「機械性分析」。他們估算,若要讓比特幣的市值 (約 2.1 兆美元),在經波動性調整的基礎上,匹配私營部門對黃金總計約 6.2 兆美元 的投資規模 (包括 ETF 和實物金條或金幣),比特幣的價格必須上漲近 70%(約三分之二),目標價格直指 17 萬美元 大關。
摩根大通總結,相較於黃金,比特幣當前估值偏低了約 6.8 萬美元,這暗示了比特幣在未來 6 至 12 個月內具有「巨大上行空間」,凸顯了其在去槓桿化後吸引力正超越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