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地方選舉民主黨連下四城!牛彈琴:川普的大麻煩來了

美國地方選舉結果周二 (4 日) 揭曉,民主黨在維吉尼亞州、新澤西州、紐約市長選舉及加州選區重劃中取得突破性勝利,共和黨遭遇全面潰敗。這場被視為 2026 期中選舉前哨戰的較量,不僅改寫了地方政治版圖,更令川普面臨執政以來最嚴峻的政治危機。
在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候選人阿比蓋爾 · 斯潘伯格以 15 個百分點優勢當選該州首位女性州長;紐澤西州同樣由民主黨人米基 · 謝裡爾以 13 個百分點差距勝出,成為該州首位女州長。最具象徵意義的紐約市長選舉中,34 歲民主黨人曼達尼以壓倒性優勢勝選,創下紐約首位 90 後、首位穆斯林及印度裔市長紀錄。
曾被川普跟共產黨人貼上「哈馬斯同夥」標籤的曼達尼在勝選演說中直指川普:「調大音量聆聽,紐約永遠屬於移民。」
川普周三 (5 日) 則稱曼達尼應該「表現得友善些」,並稱「他應當主動聯繫華府,很多事情都得我批准,所以他開局不會太順利」。他還說,曼達尼必須「對華盛頓稍微尊重一點,否則沒有成功的可能」。
具中國官方背景微信公眾號「牛彈琴」周四 (6 日) 表示,作為川普的故鄉,紐約這場地方選舉結果被視作對其基本盤的沉重打擊。此次選舉呈現戲劇性反轉。一年前川普剛贏下總統大選時,共和黨曾同時掌控行政、立法及最高法院(6 名大法官傾向共和黨,3 人為其任命)。
如今,民主黨卻連下四城,甚至在加州透過選區重劃新增 5 個安全席次,以彼之策略反擊共和黨。
分析人士指出,共和黨敗選主因包括投票率低迷、民眾對經濟下滑與移民政策的不滿,以及黨內分裂。
美國副總統范斯也坦言,民眾對生活水準停滯、社會撕裂及國家形象受損的焦慮,共同促成「人心思變」的選舉結果。
選舉結果引發連鎖反應。若明年期中選舉民主黨重掌國會,川普將會「跛腳」。面對危機,川普與共和黨大老爆發激烈爭執,認為敗選源自於自身未參選及政府停擺,主張動用「核選項」廢除冗長辯論機制強推法案,但黨內擔憂此舉將打開潘多拉魔盒。
這場變局折射美國政治生態深層矛盾。有觀察人士指出,民主黨勝選未必源自自身優勢,更多是選民對川普的集體否定。民調顯示,民眾對川普政府強硬政策、道德爭議及治理能力的質疑持續發酵。
隨著加州州長紐森等潛在對手崛起,川普團隊已開始調整策略,包括與馬斯克陣營緩和關係,醞釀更強硬反擊。
歷史經驗顯示,連續贏得維吉尼亞、紐澤西及紐約市長選舉的政黨,往往在期中選舉中大獲全勝。當前局勢預示著美國政壇蹺蹺板效應加速顯現,川普蜜月期意外終結,其執政根基正遭遇系統性挑戰。
無論後續如何演變,此次地方選舉已在美國政治史上刻下註腳,當民怨累積至臨界點,再強勢的領袖也難逆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