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央行加入警告科技股估值過高的行列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周三 (5 日) 發布年度《金融穩定報告》,加入全球金融機構的行列,對科技業股價估值過高的風險提出嚴正警告。
做為新加坡央行,金管局指出,目前部分股票市場,特別是在科技與人工智慧 (AI) 領域,估值已顯得「相對緊繃」。
金管局強調,市場若對 AI 能否產生足夠的未來回報感到悲觀,可能導致更廣泛的股市出現劇烈修正,並進一步引發私募信貸市場的違約事件。此番警告出爐之際,全球決策者和華爾街高層均對由 AI 前景的過度熱情所導致的科技股估值泡沫,表達了日益強烈的擔憂。
金管局指出,近期的股市飆升主要受到與 AI 相關投資的推動,這可能使許多投資人過度曝險於資訊科技領域。
數據顯示,目前衡量 45 家主要雲端、半導體和硬體公司的彭博指數,其預期本益比約為 23 倍,遠高於四月份的 14 倍。然而,在此期間,預期獲利估計僅上升了 13%。這種巨大差異表明,股價上漲主要來自估值擴張,而非實際的利潤增長。
報告同時關注到,一些主要科技公司使用新穎且可能是循環性的私人融資安排來資助擴張。這些作法使部分 AI 公司面臨更大的壓力,必須產生營收以償還投資人與債權人。
金管局表示,股市創紀錄的反彈,伴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漲和美元走勢的異常,都反映了投資者的不安情緒。
金管局警告,股票市場估值與不斷升高的下行風險之間的持續背離,提高了在發生衝擊時出現「無序修正」的可能性。
除了科技泡沫風險,金管局的報告也關注其他市場動態。包括主權債券市場因公共債務高企而引發的財政永續性擔憂。近期涉及私人信貸基金的重大信貸損失,已引起人們對企業信貸風險上升的注意,這可能導致歷史上偏低的企業債券利差發生逆轉。在國內房地產市場方面,儘管更寬鬆的國內利率條件可能支撐市場情緒,新加坡政府仍將保持警惕,以確保私人住房市場的「穩定和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