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A16Z投資策略揭秘!如何押對AI、加密與創業浪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A16Z投資策略揭秘!如何押對AI、加密與創業浪潮?(圖:Shutterstock)
A16Z投資策略揭秘!如何押對AI、加密與創業浪潮?(圖:Shutterstock)

在全球創投圈,Andreessen Horowitz(A16Z)的名字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投資機構。這家創立於 2009 年的公司,幾乎成了每一波重大技術浪潮背後的「隱形推手」。

從早期的 Facebook、Twitter 到如今的加密貨幣、人工智慧(AI),A16Z 不僅將管理資產推高至 450 億美元,更為其有限合夥人帶來了高達 250 億美元的淨回報,成績斐然得讓人無法忽視。

當多數風投還在紅海裡追逐熱點時,A16Z 似乎總能提前一步,站到下一場技術革命的灘頭上。

這種「未卜先知」的能力,究竟是如何煉成的?答案或許藏在兩位創始人 Marc Andreessen 和 Ben Horowitz 那段非典型的創業人生中。

程式設計師與實戰家的「反傳統密碼」

A16Z 之所以與眾不同,根源於其創始團隊的「程式設計師基因」和「實戰家經歷」。

Andreessen 23 歲就開發出世界首款圖形化瀏覽器「網景,甚至還被譽為「程式設計神童」;而 Horowitz,則是一位擅長在逆境中求生的實戰型創業家。

Horowitz 他與安德森共同創辦的 Loudcloud,在網路泡沫破裂時幾近倒閉,經過艱難的轉型成為 Opsware 後,最終以 16.5 億美元賣給惠普 (HPQ-US) ,成為創業界「成功轉型並高價出售」的經典案例。

這段從巔峰跌至低谷再重回巔峰的歷程,使兩人深刻認識到,創業者在追求資金支持之外,更需要在迷茫之時獲得清晰的戰略指引,以及在企業瀕臨崩潰時的關鍵支援。

也正是這份痛感,讓他們意識到傳統風投的不足。Horowitz 就直言:「風投對 LP 是好產品,但對創業者卻是平庸產品。」

在他們眼中,許多傳統 VC 只是把創業者當成「交易標的」,除了資金,能提供的實質支持聊勝於無。

2009 年,兩位老友成立了「Andreessen Horowitz」,並巧妙地取了個更具科技感的簡稱「A16Z」。

A16Z 在創立之初便採取了一項顛覆性的策略:不盲目擴張投資團隊。而是建立了一支超過 200 人的專業運營團隊,涵蓋招聘、市場、政策游說及技術支持等核心領域。

投資人員僅佔團隊不到四分之一,其餘人力全力投入「投後賦能」,以支持被投企業成長。

這種模式,靈感來自好萊塢頂級經紀公司 CAA,將創業者視為需要全方位服務的「客戶」。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A16Z 甚至主動重構了風投業的薪酬體系,讓普通合夥人年薪遠低於業界標準,將錢花在刀刃上,去聘請上百位專業領域專家。

這種「低薪高賦能」的模式,帶來了驚人的效果:A16Z 投資企業的 A 輪後存活率高達 68%,遠超行業平均的 42%。

例如在 2011 年,Andreessen 於《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軟體正在吞噬世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提出「凡是能被軟體重構的行業,最終都將被重構」的觀點,並在業界引起廣泛討論。

從社交到 AI:精準踩中三次技術浪潮的節拍

回顧 A16Z 的發展史,就像一部教科書式的「錨定技術范式」案例。

網路重構(2009-2013): 當市場跟風追逐「移動端概念」時,A16Z 聚焦於「用戶需求底層邏輯」,重倉 Meta(META-US) 的 Facebook、Twitter、Airbnb(ABNB-US) ,捕捉到社交和共享經濟對傳統產業的顛覆力量。

更關鍵的是,他們對 GitHub 等項目堅持「長期陪伴」,展現了「不急於退出」的耐心,最終在平臺型公司爆發期獲得了豐厚回報。

加密貨幣的先驅(2013-2021): 在多數 VC 將比特幣視為「投機工具」的「蠻荒時代」,A16Z 看到了「去中心化金融重構信任機制」的巨大潛力。

他們連續八次投資 Coinbase (COIN-US) ,並在市場低迷期逆勢成立加密專項基金,將公鏈、DeFi、NFT 三大領域的標竿項目一網打盡,成功構建了「區塊鏈基礎設施」矩陣,並在隨後 2021 年的牛市中獲得了驚人的回報。

押注 AI 新作業系統: 在加密盛宴落袋之際,A16Z 果斷將籌碼轉向人工智慧。他們判斷,未來已從「軟體吞噬世界」轉向「AI 將成為新的作業系統」。

他們投資 Abridge,讓醫生從繁瑣病歷中解脫;投資 Runway 和 Descript,讓 AI 創作觸手可及。

他們的投資觀點很清晰:「凡是需要靈活判斷的問題,都可能借助 AI 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案例看似顯示 A16Z 在網路、加密貨幣與 AI 三代技術浪潮中都「押對了寶」,但這並非單純的運氣使然,而是源自其獨樹一格的「投資與實際參與並行」模式。

「敘事先行」:如何拉高整個賽道的估值?

對於 A16Z 來說,「投資」從來就不是「給錢就走」的單向交易,而是來自其獨特的「資金 + 資源 + 敘事」三位一體的運作邏輯。

A16Z 的投資理念在於為創業者打造一個「降低失敗風險」的生態系統。這一理念的直觀體現,包括其顛覆傳統的「平台型風險投資」定位,以及擁有超過 200 人的專業運營團隊。

不同於以投資決策為主導的傳統 VC,A16Z 的運營團隊不直接參與投資選擇,但透過專業的投資分析與運營支持,直接影響項目的生存效率與成長速度。

在人才端,A16Z 設有專業獵頭團隊,負責招募高階管理層與核心工程師;在品牌端,透過自有博客、Podcast 與行業峰會構建完整的宣傳矩陣。

在政策端,A16Z 有專職游說團隊與美國國會及監管機構深度對接,降低新創公司因政策問題受阻的風險;技術端則由專業團隊提供技術盡職調查並深度參與產品路線優化,協助新創公司避開技術偏差陷阱。

憑藉這種「全方位」的支持服務,A16Z 在創業者心中的地位日益穩固。

許多創辦人坦言:「選擇 A16Z,不是因為估值最高,而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從 0 到 1 的冷啟動,以及從 1 到 100 的規模化挑戰。」

此外,A16Z 還善於利用「先行敘事」策略掌握賽道話語權,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其聯合創始人 Andreessen 就堪稱頂級的「話題製造者」,他頻繁透過媒體發聲,以文章和觀點主導市場風向。

2021 年他寫的《Web3 為何至關重要》和 2023 年的《AI 為何將拯救世界》,不僅打破了行業偏見,更成功地將市場目光和資金引導至 A16Z 佈局的賽道。

更巧妙的是,A16Z 將「講故事」和「資金」緊密聯動。

當 Web3 概念剛萌芽時,他們馬上推出 22 億美元的加密基金,搶先拉高 OpenSea 等明星項目的估值,吸引其他投資機構跟投,間接拉高了整個賽道價值,讓自身獲得豐厚收益。

在管理模式上,A16Z 也展現出「反傳統」的果斷。與傳統 VC 必須合夥人投票的低效流程不同,A16Z 內部實行「集中決策」:只要 Andreessen 和 Horowitz 點頭,無論是佈局加密還是全力押注 AI,都能迅速推進。

正如 Andreessen 所說:「企業同時在好幾個領域做事,不能把決策權拆得太散,集中做決定才能跟上技術變化的速度。」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