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川普幕僚介入 輝達AI晶片出口中國受阻

《華爾街日報》週一 (3 日) 報導,多位現任與前任政府官員透露,川普幕僚阻擋輝達對中國出口 AI 晶片的提案。
在高層官員強烈反對下,美國總統川普最終於 10 月 30 日在南韓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中,未將該議題納入討論範疇。
消息人士指出,若美方批准出口輝達最新 Blackwell 系列晶片到中國,恐成為重大政策轉向,可能助長中國 AI 資料中心能力,對美國國安構成威脅。
反對者包括美國國務卿盧比歐 (Marco Rubio)、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等人,並強調美方當時已在稀土磁體出口問題上考慮讓步,不宜再做進一步妥協。
川普最終決定不提該案,被視為國安陣營壓過黃仁勳與企業界需求的重要勝利。若 Blackwell 出口中國,估計銷售規模恐達數百億美元,有助輝達維持中國企業對其 AI 技術的依賴。
白宮發言人德賽 (Kush Desai) 表示,川普會聆聽企業領袖意見,但決策一切以美國人民利益為優先。黃仁勳則在川習會前的華府活動中指出,中國擁有全球約半數 AI 研究人力,他擔憂若遲遲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將永久失去競爭力。
據了解,川普原曾考慮批准性能較低版本的 Blackwell 晶片出口,並在 8 月暗示可允許功能降低 30% 至 50% 的中國專用規格。但其近期態度生變,受訪時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把那款晶片給其他人」。
川習會最終未能就晶片議題達成突破,但雙方同意調降部分關稅,北京亦承諾恢復部分美國黃豆進口。值得注意的是,此舉突顯雙方正爭取時間,在半導體、稀土等高敏產業提升自主能力。
目前輝達仍須取得政府許可才能將高階晶片出口中國,其遊說行動預計將持續至川普明年 4 月預定訪華前夕。業界人士指出,雖然輝達已研擬中國版本 Blackwell,但亦面臨市場需求與政策風險多重挑戰。
輝達 (NVDA-US) 週一勁揚逾 2% 報每股 206.88 美元,今年以來漲幅約 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