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放寬虛擬資產交易規則 旨在連接全球流動性並擴展產品範圍

為推動香港成為主要的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中心,香港政府周一 (3 日) 宣布放寬虛擬資產交易規則,以提升市場流動性。此舉是在香港與新加坡及美國等競爭對手爭奪全球數位資產中心地位的背景下實施的。
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余偉文指出,支撐此轉型浪潮的技術投資巨大,預計未來 3 年每年總支出將超過 1000 億港元。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 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穩步拓展市場流動性及商業產品與服務,是推動香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發展的關鍵。證監會今日刊發兩份新通函,邁出了重要一步。
共享掛盤冊接軌全球流動性 根據其中一份通函,證監會將放寬規定,允許獲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與其海外關聯實體的交易指示,合併入共享掛盤冊 (全球訂單簿)。
據報導,此變動旨在打破過去要求訂單簿須在香港境內「環形圍繞」的限制。這正是 ASPIR 路線圖支柱 A(Access 連接) 下的第一步。透過緊密無縫的跨平台對盤及執行交易,香港投資者可望受惠於市場流動性提升、更具競爭力的定價,並減少價格差異。為確保市場誠信,共享掛盤冊要求平台營運者與海外關聯平台需每日至少結算一次。
擴大產品範圍及放寬往績紀錄 另一份通函則優化了 ASPIR 路線圖內旨在擴展新產品與服務的支柱 P(Products 產品)。證監會決定擴大 VATP 的產品服務範圍:
1. 取消往績紀錄要求: 不再要求在 VATP 上向專業投資者發售的虛擬資產 (包括穩定幣),須先具備 12 個月的往績紀錄。此外,由香港金管局發牌的穩定幣,亦可向散戶投資者發售,且無須符合 12 個月往績紀錄的規定。
2. 新增分銷產品: 平台獲明確准許分銷數字資產相關產品及代幣化證券。
3. 多元託管服務: 平台營運者的有聯繫實體獲准為並非在相關平台上買賣的虛擬資產或代幣化證券提供託管服務。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探索允許持牌經紀商將客戶交易指示轉至同一集團下的受規管海外流動性池的可行性。若能落實,將有可能吸引幣安及 Coinbase 等加密交易巨頭利用經紀商牌照在香港設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