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暗示Fed今年可能不會再降息 原因為何?

《巴隆周刊》報導,聯準會 (Fed) 週三 (29 日) 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 1 碼至 3.75%–4.00% 區間,並於 12 月 1 日終止縮表。然而,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強調,12 月再次降息「絕非板上釘釘,距離定案還很遠」,一席話成為市場最關注焦點,亦凸顯聯準會內部分歧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升高。
本次決策出現罕見多方意見。聯準會理事米蘭 (Stephen Miran) 主張一次降息 2 碼,堪薩斯城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 (Jeffrey Schmid) 支持按兵不動。鮑爾表示,分歧主要反映對未來走向的不同判斷。
TS Lombard 董事總經理 Perkins 指出,鮑爾語氣罕見強硬,似刻意傳達「聯準會將保留政策彈性」的訊號。
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 全球固定收益主管 Rehling 說,委員會成員看法分歧程度為多年罕見,當鮑爾任期接近尾聲時,意見分歧會變得更多。數據與能見度不足,還有許多不確定性。這就是今天記者會所凸顯的。
Rehling 補充,隨著鮑爾作為主席的任期到 2026 年 5 月結束,其領導挑戰可能會加劇。
經濟數據仍呈現矛盾訊號。
儘管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9 月 ADP 就業減少 3.2 萬人、求職信心跌至新低,但整體雇用與裁撤仍屬低檔,鮑爾認為尚未見到顯著惡化。通膨仍高於目標,過去一年漲幅約 2.8%,其中商品價格受關稅推升;住房與服務物價則持續降溫。
GDP 方面,亞特蘭大聯準會 GDPNow 預估,今年第三季年化成長率達 3.9%,顯示美國經濟動能仍強,消費支出依舊具韌性,部分官員因此認為當前政策已接近中性水準,應先觀察一段時間。
然而,因美國政府自 10 月起關門,官方就業、消費與通膨統計延宕,使決策端需仰賴民間數據、調查與逸聞,鮑爾形容目前情勢如「在濃霧中駕駛」,增加政策誤判風險。
此外,聯準會宣布將於 12 月 1 日正式結束縮表,意味量化緊縮 (QT) 階段告一段落。鮑爾說,此舉是因銀行體系準備金已高於「充裕」水準,目的在維持金融運作順暢,並非政策轉向寬鬆。
市場原本預期 12 月仍將降息,週二降息機率一度高達 92%,如今已回落至約 67%,反映投資人重新調整對政策路徑的期待。
在通膨仍高、成長具韌性、就業放緩與數據缺漏等因素交錯下,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政策路徑更多將取決於後續數據。12 月是否再度降息,尚難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