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貝森特:中國承諾本季採購1200萬噸美國黃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四 (30 日) 宣布,中國已同意在本季 (截至明年 1 月) 採購 1200 萬公噸的美國黃豆。此協議是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會面後,作為一項更廣泛貿易協定的一部分所達成。貝森特指出,中國在接下來的 3 年中,每年還承諾採購 2500 萬公噸。
這項協議標誌著長達數月的關稅戰後貿易關係恢復正常。在先前的貿易爭端中,美國對中國的採購量曾從上一季的 2250 萬噸大幅下降。
貝森特在福斯財經新聞網的節目中表示:「我們偉大的黃豆農民,曾被中國當作政治籌碼——現在情況已排除,他們未來幾年應該會興盛起來。」
此前,中國需求的下降,已使支持川普政治基礎的美國農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在過去 5 個作物季中 (9 月至 8 月),中國平均採購量為 2880 萬噸。
除了中國,貝森特還透露,其他東南亞國家已同意購買額外的 1900 萬噸美國黃豆。
受此消息激勵,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交投最活躍的黃豆合約逆轉跌勢,收盤上漲 1.2%,達到每蒲式耳 11.07-3/4 美元的 15 個月高點。出口商預期川習會將刺激新需求,本周美國黃豆出口價格已跳漲每公噸 20 至 30 美元。
美國農場團體對此協議表示歡迎,稱其為「有意義的進展」。美國黃豆協會主席兼肯塔基州農民 Caleb Ragland 表示,這有助於重建一個穩定且長期的貿易關係。美國農業事務協會主席 Zippy Duvall 則認為,擴大市場和恢復中國採購,將為「艱難維繫生計的農民提供一些確定性」。
然而,專家也持謹慎態度。北京智庫 Trivium China 主任 Even Rogers Pay 表示,該協議實際上只是美國黃豆對中國出口「重回常態」。AgRadar Consulting 創辦人 Johnny Xiang 指出,商業買家仍在等待細節,特別是中國是否會將黃豆關稅從目前的 20% 降至 10%,或完全取消。他強調:「如果關稅沒有完全取消,商業買家購買美國黃豆的誘因將很小。」
在貿易戰期間,面對 23% 的進口關稅,中國買家曾大量避開美國秋季收成,轉向南美供應。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從美國進口黃豆的比例已從 2016 年的 41%,下降至 2024 年的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