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逼近茅台!工業富聯AI伺服器全球市佔七成 專家:不是代工廠 是新算力帝國

工業富聯 (601138-CN) 今 (31) 日午間收盤下跌 7.21% 至每股 72.35 元 (人民幣,下同),連兩日回調,但周三 (29 日) 曾上漲 9.2% 至 80.8 元,創下歷史新高,總市值一舉突破 1.6 兆元人民幣,這一表現距四個月前 20.94 元的低谷已飆漲逾 280%,成為本輪 AI 浪潮中最受矚目的「逆襲者」。
曾被視為「富士康代工廠」的工業富聯,如今正以全新姿態重寫資本市場估值邏輯。自 2018 年登陸 A 股以來,這家企業已從通訊設備、精密製造等傳統業務,轉型為全球 AI 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供應商,股價狂飆的背後則是全球雲端廠商對 AI 算力的瘋狂加碼。
亞馬遜、微軟、輝達等巨頭持續擴建資料中心,推動 AI 伺服器需求激增,而工業富聯憑藉 20 餘年智能製造積累的規模化交付能力,精準卡位這一「剛需」。
根據周三發布的財報,工業富聯今年前三季營收 6039.31 億元,年增 38.4%,歸母淨利 224.87 億元,年增 48.52%,其中雲端運算業務成為成長主引擎,前三季營收成長超 65%,第三季單季更突破 75%。
雲端服務商業務表現特別亮眼,該業務佔雲端運算總營收 70%,今年前三季較去年同期成長超 150%,第三季增逾 210%,GPU AI 伺服器更是異軍突起,前三季營收年增 5 倍成長超 300%,第三季季增 90%、年比暴增 5 倍。通訊網路業務同樣受惠於 AI 需求,交換器第三季單季年增 100%,800G 交換器單季增速更超 27 倍。
市場對工業富聯定位的轉變,源自其在核心技術環節的深度綁定。身為輝達 GB200 等 AI 伺服器的核心製造商,GB200 系列已實現量產爬坡,良率持續優化。
針對下一代 GB300 產品,工業富聯已收到大型雲端服務商明確出貨需求,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釋放新動能。
此外,高速交換器領域,工業富聯 800G 產品今年上半年營收較去年成長近三倍,未來將與 CPO(共封裝光學)、1.6T 交換器等尖端技術協同,持續驅動成長。
AI 算力的全球熱潮為工業富聯提供了歷史機會。根據 TrendForce 數據,今年 AI 伺服器產值將達 2,980 億美元,佔整體伺服器市場七成以上。工業富聯憑藉著智慧製造優勢,與客戶深度合作開發液冷機櫃等關鍵技術,其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全球高性能 AI 資料中心。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隨著海外算力需求持續旺盛,工業富聯作為核心供應商,不僅有望維持龍頭份額,單機櫃利潤更可能因 NV 機櫃複雜度提升而增長,迎來「量價齊升」。
資本市場的熱情已轉化為真金白銀的持股。根據公募基金今年第三季財報,工業富聯持股排名從第二季第 157 位飆升至第 7 位,成為前十大重倉股中躍升最快的個股。
此外,5G 通訊 ETF 等指數產品也將工業富聯納入前四大持股,資金正從傳統板塊向 AI 算力硬科技龍頭集中。
不過,高成長背後亦有隱憂。工業富聯坦言,今年前三季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出 41.41 億元,主因 AI 伺服器需求旺盛,公司加大備貨。此外,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仍須警覺,其對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偏高,若主要客戶需求波動,可能直接影響績效。
從「代工廠」到「AI 算力底座」,工業富聯蛻變折射出全球科技產業鏈的重構。當輝達等巨頭定義 AI 時代的「新石油」,工業富聯已悄悄成為輸送這條「能源」的關鍵管道。
隨著 Blackwell GPU 等新一代產品落地,工業富聯市值能否持續突破,未來可能會成為觀察 AI 算力浪潮持續性的重要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