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重返舞台!Fed再降息1碼 12月終止縮表計畫

美國聯準會 (Fed) 台灣時間周四 (30 日) 凌晨兩點公布降息一碼 (25 個基點),將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調降至 3.75%-4%,為今年以來第二次降息,儘管政府關門造成經濟數據能見度不足的情況下。此外,Fed 也宣布將於 12 月 1 日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量化緊縮」(QT) 計畫。
今年第二度降息 表決 10 比 2 通過
本次決議以 10 比 2 通過。決策官員中,理事米蘭 (Stephen Miran) 再度投下反對票,認為應加大降息幅度至兩碼 (50 個基點);堪薩斯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 (Jeffrey Schmid) 則反對降息。政策光譜兩端官員皆投下異議票,凸顯內部對後續寬鬆步伐的看法不一。
Fed 強調,在政府關門期間,只能依靠有限數據做出判斷,目前初步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活動維持溫和擴張,就業增速放緩、失業率雖上升但仍偏低,通膨較年初回升並維持在高於 2% 目標水準。上周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主要受能源與川普政府關稅相關商品影響。
12 月終止縮表 市場聚焦流動性壓力
Fed 同時宣布將於 12 月 1 日停止資產縮減,並把到期債券再投資方向轉為短期國庫券,以降低整體持有部位的存續期間。QT 計畫已自資產負債表高峰縮減約 2.3 兆美元,目前規模降至約 6.6 兆美元,為 2020 年來最低。
按照新安排,Fed 將停止讓公債到期不續作,改為全數展期以維持持有量;另外,每月最多 350 億美元的房貸抵押證券 (MBS) 到期資金將全部轉投至短期公債,縮短整體投資組合久期。
近期美國貨幣市場利率上行、Fed 常設回購 (SRF) 使用量跳升,被視為金融體系準備金下降、流動性吃緊的訊號。決策官員擔心若繼續縮表可能重演六年前因流動性不足導致控制利率失靈的情況。
儘管股市處於創高行情且經濟仍擴張,Fed 仍選擇在此環境下寬鬆政策,反映決策官員對就業市場風險的關注。市場先前普遍預期 QT 將於今年底前終止。
分析人士認為,終止縮表後未來甚至可能在經濟擴張期間重新買債,以維持適度流動性,而非刺激經濟。
寬鬆路徑分歧 就業風險成焦點
官員對未來是否再降息意見不一。部分決策者警告在通膨未回落至 2% 前,不宜過快降息;另有官員則擔憂就業市場惡化恐導致更嚴重衰退風險。
市場目前預期,若就業數據持續疲弱,今年底前仍有再次降息的可能。Fed 將持續在通膨與就業間取平衡,而在缺乏完整數據的情況下,政策前景更添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