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摩根大通:Fed可能重施2019年救市措施 緩解資金市場壓力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摩根大通:Fed可能重施2019年救市措施 緩解資金市場壓力(圖:Shutterstock)
摩根大通:Fed可能重施2019年救市措施 緩解資金市場壓力(圖:Shutterstock)

摩根大通 (JP Morgsn) 分析師預測,即使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可能結束縮減資產負債,但為了緩解資金市場的壓力,可能仍須採取額外的措施。

即使華爾街大銀行普遍預期,Fed 本周即將停止縮減規模 6.6 兆美元的美國公債與抵押擔保證券 (MBS),也就是所謂的「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但摩根大通策略師 Jay Barry 與 Teresa Ho 指出,在重要付款期間,市場波動仍將持續。

他們在周二的報告中說:「立即結束量化緊縮,將防止系統內流動性進一步被抽離,但融資壓力可能仍會持續。因此我們認為,Fed 可能會採取與 2019 年 9 月相似的做法。」

Fed 當時向金融體系挹注約 5000 億美元,以緩和短期利率的飆升走勢。

儘管這次貨幣市場波動不像 2019 年那樣劇烈,但摩根大通策略師認為,Fed 可能採取臨時的公開市場操作 (Temporary Open Market Operations),緩解在以下情況常出現的短期資金壓力:美國公債結算日期、季底與年終,以及其他重要付款期。

他們還指出,Fed 可能會調降主要的流動性支撐工具,也就是「常設附買回機制」(Standing Repo Facility, SRF) 的利率。該機制在 2019 年市場動盪後建立,最近幾周被市場頻繁使用。

自 2022 年 6 月開始縮表以來,已有超過 2 兆美元資金流出金融體系。這使得 Fed 主要的流動性指標——逆回購工具 (Reverse Repo Facility) 規模快速縮小,再加上大量短期債券發行,吸走了更多資金。

因此,各類銀行間短期拆款利率上升,即使在非結算期也持續偏高。

這些現象顯示,雖然銀行準備金餘額降至 3 兆美元以下,資金並未順利在金融體系內流動。

一旦 Fed 停止縮減美國公債持有部位,最終將需再投資新發行的公債,以逐步重建銀行準備金。

摩根大通策略師預期,Fed 將在 2026 年初開始進行每月約 80 億美元的短期國庫券常態購買操作,以增加市場流動性。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