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砸420億!打造台灣最大AI超算中心 搶進輝達雲端核心戰場

十月底全球焦點聚集在三大事件——輝達 GTC 大會、聯準會利率決策與 APEC 峰會。市場普遍認為,只要這三者之間沒有任何負面消息,對股市而言就是利多。上週美國公布的 CPI 數據,不論月增率或年增率都低於預期,顯示通膨壓力緩解,使十月底降息的機率高達 98%,甚至十二月也可能再度降息。在資金面放鬆的同時,S&P500 已有高達 86% 的企業財報優於預期,這意味著企業基本面仍穩健支撐市場,第四季行情自然具備延伸空間。
在聯準會降息的同時,日圓因利差擴大而走弱,推升全球資金再度展開利差交易(Carry Trade)。當美元資金尋找高收益市場,亞洲成為明顯受惠區域。從區域市場表現來看,越南股市今年漲幅超過 30%,恒生指數接近 30%,日本日經指數也因政策轉向大漲 25%,唯獨台股漲幅仍不到 20%,相對落後。這也意味著,只要全球資金持續湧入,台股將有機會迎來「補漲行情」,尤其在 AI 與半導體等產業主軸未變的情況下,資金將再度聚焦台積電戰隊。
從基本面觀察,第三季台灣經濟成長率可望上修至高於 2.9%,全年 GDP 也有上調空間。再加上企業財報普遍亮眼,市場信心穩定。AI 並未形成泡沫,反而持續吸引資金流向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台積電及其相關概念股依舊是主軸,包括先進封裝、測試、特化材料及伺服器供應鏈。對一般投資人而言,若不想直接追高個股,仍可透過 ETF 參與。
面對第四季多頭延續的格局,投資策略建議以「族群分散」為核心。每個主要產業選擇一檔具代表性的股票即可,與其同族群的股票並持、擔心錯失輪動,不如聚焦於產業趨勢正確的龍頭。若擔心科技股漲多,也可配置部分低基期族群,如金融或航運,或搭配收益型 ETF 平衡波動。整體來看,降息預期、企業獲利、資金回流與產業成長四股力量正共振,台股第四季仍有續航動能。
鴻海 (2317-TW) 最新宣布斥資高達 420 億元,自今年 12 月起至 2026 年底,建置 AI 算力叢集與超級電腦運算中心,展現其深耕 AI 雲端生態系的決心。此次投資將採用自有資金,目的在於強化雲端算力平台,推進「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三大智慧平台發展。法人指出,這將是台灣最大規模的輝達(NVIDIA)雲端合作夥伴(NCP)建設,未來除鴻海自用外,也可能成為台積電、國科會等單位的算力來源。隨著輝達 GB300 NVL72 伺服器進入量產高峰,鴻海第四季 AI 伺服器出貨量季增上看五成,將挹注營運成長。整體來看,鴻海正透過大規模資本支出與 AI 基礎模型研發,逐步從「代工巨擘」轉型為「AI 雲端平台整合商」,未來兩年在 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市場的競爭力與市占率可望顯著提升。
特斯拉(Tesla)即將於 11 月 6 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焦點落在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高達 1 兆美元的薪酬方案上。董事長丹候(Robyn Denholm)警告,若方案遭否決,馬斯克可能離開公司,對特斯拉未來發展構成重大變數。該方案以績效為導向,需達成包括市值突破 8.5 兆美元等多項高難度目標,意在留任並激勵馬斯克持續領導公司。
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Adam Jonas 罕見強調,特斯拉已「有效解決」自駕車問題,並預測公司將在年底前於德州奧斯汀實現無安全駕駛員的自駕服務,2025 年底前更將拓展至 10 個大都會區。這顯示特斯拉在自駕與機器人計程車(robotaxi)領域布局已進入關鍵時刻。
目前特斯拉股價今年來上漲逾 19%,市場普遍預期若自駕業務順利落地,將為公司開啟全新成長曲線,進一步鞏固馬斯克在電動車與 AI 自動化時代的領先地位。
台股行情正蓄勢待發!
回顧 2020~2024 年,台股已連續五年在 11、12 月出現雙月上漲,今年更被譽為歷年最強的一年。從目前的資金動能與產業輪動節奏來看,年終行情有望再創新高!
特別是我鎖定的幾檔強勢股,未來兩個月具備 30%~50% 上漲潛力,這一波行情,你絕對不能錯過。
我特別製作了一份獨家資料,內容涵蓋受惠於 AI 及 Apple 雙題材的潛力股名單。
AI 是現階段市場的主流趨勢,而若能再搭上 Apple 概念題材,股票的爆發力將更驚人!
若你還不確定該怎麼挑選、布局這些主流股,
立即輸入 「1025」 索取這份我精心準備的名單!
此外,若你仍不清楚該如何調整持股、掌握節奏、搭上年底這班順風車,
請立即撥打 0800-66-8085,
讓我帶你掌握這波年底大行情,一起迎接獲利高峰!
也可以到我的直播,來了解我對近期盤勢的看法
股怪教授每日直播,最專業及最有內容的節目,一定要收看呦!
每天都準備最即時的資料,要跟各位投資朋友分享。
並且【按讚 + 訂閱 + 分享】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