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寶僑財報優預期 預估關稅成本腰斬至4億美元

綜合外媒報導,寶僑 (P&G) 周五公布第一財季(截至 9 月 30 日)財報優於預期,美妝與刮鬍刀等產品需求強勁推升業績。儘管面臨關稅與消費環境挑戰,公司維持全年展望,並將關稅衝擊預估從 8 億美元下調至 4 億美元。
寶僑第一季歸屬公司淨利 47.5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39.6 億美元成長。排除重組成本等項目後,調整後 EPS 為 1.99 美元。營收成長 3% 至 223.9 億美元,在排除併購、資產剝離與匯率影響的有機營收成長 2%,優於分析師平均預期。
Q1 財報關鍵數據 v.s. LSEG 預估
- 營收:223.9 億美元 vs 預期 221.8 億美元
- 調整後 EPS:1.99 美元 vs 預期 1.90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營收數據成長,但寶僑整體銷售量與去年同期持平。銷售量排除定價因素,更能反映實際需求。
消費環境「不佳但穩定」 出現 K 型分化
財務長 Andre Schulten 在媒體電話會議上表示:「消費環境不佳,但穩定。」與過去幾季消費者行為相似。
在美國這個最大市場,寶僑產品的整體消費略為放緩。如同可口可樂一樣,寶僑也觀察到消費者依收入出現「K 型」分化購物行為。
Schulten 指出,現金較充裕的消費者在倉儲賣場與線上零售商購買大包裝,「這是他們尋求划算的方式」。但手頭緊的消費者則將清潔劑或洗髮精用到最後一滴,耗盡家中庫存後才再採購。
公司表示,在醫療保健與織物家居護理品類面臨「激烈競爭」,競爭對手加強促銷與折扣。為贏回客戶,寶僑聚焦創新以合理化較高價格,說服消費者其產品更優質。
關稅衝擊腰斬 但加拿大變數仍在
寶僑現在預估川普關稅的稅後成本為 4 億美元,遠低於先前預估的 8 億美元。執行長 Jon Moeller 表示,最初預測包含加拿大報復性關稅,但後來已取消,因此公司計劃的漲價幅度小於預期。
不過,川普周四晚間表示因加拿大電視廣告問題,將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這可能意味著寶僑未來成本將再度上升。
除嬰兒、女性與家庭護理部門外,公司所有業務部門平均都調漲價格。部分消費者在經濟壓力下開始縮減支出,尋求折扣與更高性價比產品。
維持全年展望
儘管面臨關稅與「充滿挑戰的消費與地緣政治環境」,寶僑重申 2026 財年(至明年 6 月)全年展望,預期銷售成長 1%-5%,EPS 介於 6.83 至 7.09 美元。
財報公布後,寶僑股價周五盤中一度漲 3.4%,不過收盤漲幅收斂至 0.88%,報 152.49 美元,今年以來股價表現遜於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