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迷因股到黃金的波動性全面升級 因散戶熱錢成全球市場新常態

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經歷一場由個人散戶投資者主導的深刻變革,其龐大的「熱錢」正攪動著包括迷因股、加密貨幣乃至傳統避險資產黃金在內的多種資產類別,導致市場波動性成爲新的常態。
散戶大軍的崛起可追溯至 2019 年免佣金交易的突然普及。數據顯示,業餘交易者的參與度持續增強。自 2019 年零售券商價格戰使交易幾乎全面免費以來,美國上市股票的日均交易量已接近 120 億股,比此前 6 年平均水準高出約 75%。在過去的 12 個月中,日均交易量甚至高達約 167 億股。
衡量散戶參與度的一個關鍵指標是場外渠道 (off-exchange) 執行的股票交易量。該數據預計今年將首次占總交易量的 50%。
高盛交易員指出,今年以來,散戶買家數量遠超賣家,已出現 146 天「買入失衡」,甚至超過了 2020 年市場狂熱時期的水準。散戶投資者的一致行動包括逢低買入美股,並利用期權來放大收益。非專業投資者對看漲期權的需求已連續 24 周超過看跌期權,追平了該公司自 2020 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最長紀錄。
市場當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敘事驅動」。一旦形成共識,相關敘事會迅速擴散,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這種傾向導致追逐熱點的投資者面臨巨大風險。
以素食製造商 Beyond Meat (BYND-US) 爲例,其股價曾在 4 天內飆升逾 1000%,但大部分漲幅卻在頃刻間蒸發殆盡。
近期量子計算股的波動也是例證,儘管許多此類股票在過去一年漲幅達 1000% 或更高,但如 Rigetti Computing (RGTI-US)、D-Wave Quantum (QBTS-US) 和 IonQ (IONQ-US) 等公司股價已連續下跌近一周,且跌幅均超過 6%。散戶關注點日新月異,使得熱門股極易遭遇突然逆轉。
散戶的高風險操作已蔓延至市場各個角落。高風險 ETF 備受青睞,追蹤比特幣和 Solana 等波動加密貨幣的高風險 ETF 吸引了數十億美元資金湧入。數據顯示,今年追蹤加密貨幣的 ETF 已吸引 470 億美元的新資金。
就連最古老的避險資產——黃金,也因散戶通過買入實物黃金支持 ETF 推高價格而成為關注焦點。PIMCO 共同創辦人葛羅斯 (Bill Gross) 甚至表示,黃金已變成一種「動量資產」、「Meme 資產」。金價一度飆升至每盎司近 4380 美元,隨後卻遭遇數年來最慘烈的兩日拋售潮,跌至約 4004 美元。
專業投資者對此保持警覺。貝萊德系統股票團隊共同主管 Jeff Shen 認爲,認清散戶資金流向至關重要——「它們全是風險偏好型交易」。他建議從風險管理角度來看,短期內不宜大舉做空這類股票,但同時強調「長期來看,基本面終將發揮決定性作用」。